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6版:群艺

文章导航

美术&美食

  美术美食,殊途同归。

  虽然美食之美体现在味觉,美术之美体现在视觉,但二者都会转化成精神意义上的享受,变为一种情绪的愉悦。所以,凡是美的东西都会上升到精神层面,这毋庸置疑。包括美女。

  戊戌新春即将临近,我们固执地认为不管你是不是美术家,都需要美食,美食是永恒的主题。在这样的时刻把二者相加,就是要给大家双倍的精神愉悦。

  说起美食,自然会想到西餐和中餐。一般来说,西餐重形式。首先要穿得一本正经,还要围个白毛巾。硬菜讲究五分熟或者七分熟,有些蔬菜直接吃生。一手叉子一手刀,不能拿错……这么多规矩,其实也就吃了二三个盘子一丁点东西。But,中餐就不同了,我们更注重内容,形式不重要,吃什么、怎么烧得好吃才最重要。蒸煮爆炒煎炸溜烩炖焖煲熬,满满一桌子菜,一双筷子就能打天下,夹戳撕挑扒拨划切卷绕,上下翻飞,云卷云舒,伴随着喧哗嘈杂和感情深一口闷,爽气,过瘾,必须得酒足饭饱!

  然而在美术上,这种关系正好相悖。西方绘画更重写实,讲究光源和透视;东方绘画更重意境,讲究内涵和趣味,也就是形式、内容和中餐西餐正好翻了个。这不能不感叹文化差异的多样性和奇妙性。

  综合“美食”“美术”这两个关键词,最简单直白的就是“有艺术含量的漂亮的食物”。作为一个南方人,首先想到的居然是北方的面花,略有点惭愧。先不管它好不好吃(因为还没机会品尝),但作为食物至少它真的美到我了,辣眼睛。也有些愤愤不平,难道我锦绣江南就没有赏心悦目的糕点珍馐?环顾周围捋了一遍,油墩儿?麻球儿?葱包桧?赤豆粽?麦糊烧?年糕胖……吃是好吃,但要上升到美的层面,真拿不出手。一串糖葫芦的色彩和造型就可以把这几样统统秒杀。

  面花又称花馍、面塑,是北方过年过节常见的食物,造型丰富,塑刻精美,色彩绚丽,夸张变形,完美体现了美术与美食的结合,并且散发着浓浓的喜庆味,就好像是为我们设定的这个主题而故意存在的一种艺术食品,或叫食品艺术,充分展示了劳动人民,主要是劳动妇女的心灵手巧和艺术想象力。在这方面,纵使你是个艺术大师也会产生向她们学习的念头。

  这样的美食摆在面前,我会很纠结:到底是先看呢?还是看呢?还是看呢?还是先发朋友圈接着再看呢?就像电影《非诚勿扰》里葛优扮熊对舒淇说:“长这么好看,吃了怪可惜的。”

  其次想到的,当然是表现美食的美术作品。西画直接表现食物的作品有很多,因为有静物画这一门类,专门画这些东西。一般大多直截了当画餐台上的食物,惟妙惟肖,肚子饿的时候千万别看这样的画;中国画则比较含蓄,画瓜果蔬菜时鲜美味,瓜果喜欢画还在树上挂着的,时鲜喜欢画还在地上水里撒欢的。然后题几句类似“菊花黄时蟹正肥”“正是河豚欲上时”等等诗句,绕着弯儿地表示这些东西好吃,快去吃。这样的画饿着肚子也能看,不会立马勾起你的食欲。

  另外一个比较切题的就是表现吃饭场景的绘画作品,中外各有一件举世名作过目难忘,那就是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和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画面都非常精美隽永。前者画里疑云密布,各怀心思;后者画面歌舞升平,美酒佳肴一派祥和。抛开各自开席的原因和绘画技巧不说,单从吃饭的角度出发,从场地、装修、着装、菜式、酒水、餐具、雅兴、氛围等看,我投票给《韩熙载夜宴图》。

  接着,自然要提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肉形石,好一块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肥瘦相间,色泽滋润,鬼斧神工,其创意与天然结合得完美无瑕,曾惹得多少人俯身面对一块石头垂涎欲滴。当然,也少不了“翡翠白菜”。严格意义上来说,“东坡肉”属于美食,翡翠白菜仅仅属于食材,或者属于果蔬之类,这样的题材在国画中则数不胜数,这方面齐璜老人家必须领跑,而且一溜烟地跑在了很前面。齐白石画那些瓜果蔬菜譬如枇杷荔枝,农家清品白菜丝瓜等那是家常便饭,手到擒来,件件精品。

  关于美术和美食,津津乐道的东西太多。版面有限,我们这里筵开八席,让读者朋友坐下来,把酒慢慢细品。


美术报 群艺 00026 美术&美食 2018-02-10 6334838 2 2018年02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