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艺术功能的另一扇新窗
■廖少华
我国古籍中认为文化的传授多从六艺开始。孔子说:“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后来这些内容衍变为社会普遍遵循的科目,简称为礼、乐、射、御、书、数。这些内容的设置充分体现我国古代教育的包容性与文化、艺术和科学知识的综合性。
延伸对艺术功能的认识,我国论著主要集中在认识、教化与审美三个方面,仍然具有综合的特点。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是认识功能的代表之说;道德教化功能的“鉴戒贤愚”与审美功能的“怡悦情性”等学说都成为了认识艺术功能的经典。凸显我们前人对艺术功能认识的智慧,千百年来为孕育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观发挥了重要作用。
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不同,研究科学的形式与方法也有所不同。古希腊美学对艺术最早以“缪斯”艺术和“机械”艺术分类,由此产生对艺术功能和审美价值评判的差异。上世纪初,前苏联一些学者通过对美学与艺术形态学的分析比较,以卡冈为代表的美学家增添了对艺术功能新的见解。卡冈的得意门徒,爱沙尼亚的斯托洛维奇所著《艺术活动的功能》一书,为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艺术功能开启了一扇新窗。
斯托洛维奇完善了对以前美学界艺术功能分散的论述,提出艺术功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的成立取决于艺术活动的结构,而它的功能则取决于艺术作品的结构。因此,他们之间是相互关联或者“依恋”的关系。为了更直接阐释这种关系,他釆用图示做出向四周放射的状态,图的中心是艺术价值,所列功能分为8个方面、14种功能, 颇为细致。
如果我们重新归纳与排列这些艺术功能,会发现斯氏对艺术活动与功能的分析,主要着力于社会、教育与游戏、评价这四个方面,而对艺术作品的创造及作品与大众交流的意义论述不够。斯氏后来又补充了“休闲功能”,这里与其中娱乐功能、享乐功能似有重复。然而,从美学与艺术学的发展角度审视,这些论述无疑揭开了我们认识艺术功能一个崭新的视域。斯托洛维奇在书中分析世界著名美学家提出的关于艺术的历史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学功能和艺术本体功能,都有许多精辟见解,让中国读者受益匪浅。
世界文化的日益进步拉近了人们对艺术功能与价值的认识。黄宾虹先生曾经感慨地说:“今日各国,均知注重艺术与文化。我国文化自有特长,开门迎客,主客均乐。”在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当下, 我们艺术界更应该以阔大胸怀面对各国优秀文化,积极而慎重地学习借鉴,这种“迎客”也是盛唐时有过的作风。宋代朱熹曾在诗中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对此我们应当比前人更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