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5版:群艺

文章导航

杭绣的前世今生

  杭绣在民间刺绣的发展过程中衍生了闺阁绣及宫廷绣。纵观历史,其发展受到了建制、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凸显个性的同时相互共存,彼此交集。日晷影移,岁月沉浮,有的稍纵即逝,有的在时代发展中得到了质的飞跃。

  杭绣发展历史及环境

  杭绣作为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与载体,与其他绣种一样,最早也是从民间刺绣开始。自春秋战国到秦汉唐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刺绣从日用文化走向休闲文化,日用品到欣赏品的演变,使刺绣呈现出不同语言风格。

  据《宋会要·职官·文绣院》中记载,北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试殿中少监张康白言:令锻炼织、纫缝之事,皆各有院,院各有工,而于绣独无,欲乞置绣院一所,招刺绣300人,仍下诸路选择善绣人,以为工师,候教习有成,优与酬奖,诏依,仍以文绣院为名”。同时徽宗年间又设置绘绣专科,名家绣工辈出。文绣院的设立成为全国刺绣精英的交流平台,北宋刺绣在民间刺绣日常用途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闺阁绣和宫廷绣,由实用的民间刺绣进而为艺术新商品。

  南宋建立后,汴京刺绣业大批优秀工匠和技术也随宋室南迁,两浙路(宋代行政区划)逐渐成了全国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明清时期,民间出现了众多的商品性的专业生产作坊,特别是清代废除匠役制度,以从事商品生产缴纳赋税的举措提高了手工艺者积极性,促进了商品性作坊专业化生产的发展。明代韩希孟、清代沈善宝皆为杭州籍名媛,更是对丝绣理论及闺阁绣做出了巨大贡献。

  清代社会竞尚奢华,宫廷绣再度辉煌。官营宫廷刺绣由宫中织造府如意馆画师绘制纹样,经批核后送江南三织造文绣苑绣制,以最精良的绣作服务于皇室。受到元代匠户入籍世袭制度的影响,家庭作坊的传承方式中,一些特殊工序使得男性绣工职业化。自清代以来,杭绣根据工序不同分作男、女绣工,绣线盘金各司其职。民间刺绣从女工家传模式到生产作坊模式的演变,逐渐形成男养家糊口,妇闲情女红的现象,男工绣成为清末民初杭绣的一大特色。

  杭州地处沿海城市,经济文化较为发达,近代开埠以后又是我国最早接触西方文明的区域之一。受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及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民国初期女子实业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各地自发创办的私立女子职业学校设有养蚕、制丝、刺绣、缝纫、雕刻、国文、算术、英语、图画等课程。新式教育使得闺阁绣接触到更多的美学范围,得到飞跃发展。1929年在首届西湖博览会上,杭州私立女子职业学校学生沈碧云、金致中的绣画获得特等奖。

  因战乱时局,刺绣行业随后濒临绝境,杭绣仅剩3位艺人。1949年以后,包括剌绣在内的手工业由原先雇佣及师徒家长制的个体私营传承模式转化成互助合作的生产关系。1959后年杭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杭州市工艺美术学校相继成立,杭州刺绣在专业学校设立专业课程,同时刺绣行业形成生产、科研、教学、经营整体运作模式,杭州刺绣达到了精品创作高峰。改革开放后,经济的稳固发展促使文化繁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逐渐深厚,杭州刺绣走出低迷再度辉煌。

  杭绣发展风格流变

  民间刺绣是宫庭绣和闺阁绣的母体,花轿帐幔、佛堂幡幢、经卷佛像、神服戏装等等,融于生活各个角落。关于杭绣的最早记载:“宋高宗刘安妃,杭州人,工书画,绣有东方朔像,此发绣人像,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馆”。民间刺绣画稿出自民间画工,色彩鲜明,对比强烈,装饰性强,以花鸟与吉祥纹样为主,雅拙有趣。最主要的特征是除自用外还成为谋生手段,绣作大多在市场出售。

  闺阁绣萌芽于唐代,因宋代书画风格直接影响到丝绣而终成体系。闺阁绣的作者多是生活在条件优越,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家庭中,她们或师从父母兄长、或从夫习画,与夫绘绣相和,有着一定的文化造诣和审美情趣。其作品融会书画神韵,循“淡逸而不入于轻薄,沉厚而不流于郁滞”的中国画色彩表现方式、典雅文静、针线细密,以书卷气为贵。

  宫廷绣有三大特征:一是绣作是为宫廷贵爵服务、生产御用制品;二是绣工为宫廷内府监管的入籍匠户;三是绣工有固定的色彩内容及针法要求,构图复杂、奢华精致。较之民间刺绣,宫廷绣的标准除了在图案内容、色彩上有严格的规范外,其针法的分布也有一些固定程式和工艺要求,古人云:“刻丝绣线,固是女红,而典章制度,所关更巨,推而至于服仪卫、及官匠禁令,无一不与国史相通,绝非玩物丧志之比。”宫廷绣在民间刺绣中衍生发展,皇室技艺随民营作坊融入民间刺绣,形成杭州当代刺绣奢华不失风雅、端庄不失灵秀的艺术特征。

  新时代闺阁绣、宫廷绣流派刺绣艺人受到规范的艺术院校教育,丰富的创作及理论成果也确定了杭州刺绣在中国刺绣界的学术地位。

  杭绣的传承

  十余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管部门、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杭绣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面临的问题很大,因而,传承模式探讨是当今非遗保护的重点课题。

  杭绣传承从世袭传承到作坊师徒传承,直至近代院校培养,不同时期经历了不同模式。清末以前无从考证,民国后杭绣的代表性人物有汪瑞华、邵咬金、张金法、赵云英、陈水琴、赵亦军、金家虹、余知音、王晨云等。

  当代杭绣传承模式以师徒、院校教学为主,通过个人工作室、院校课程设置及文化单位非遗传承方式展开,传承人群分为四类:

  1.以陈水琴为代表的专业从事创作的杭绣传承人,经过院校培训,已在行业内成为主力军,年龄40-60岁不等;传统的宫廷绣传统技法在工艺美术研究所的抢救性保护中得以留存,男工绣艺人赵亦军将古老宫廷绣技法运用到佛教题材欣赏品创作中,成为新的艺术形式;2.生活的安定富庶、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及妇女社会地位的改变使得女红再度被热捧,更多的知识女性在工作之余,通过大师个人工作室及文化馆免费开放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学习,最大限度地培育了非遗保护的大众土壤;3.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工作启动,各高校相继开设传统民间艺术的教学工作室。院校学生在原先选修课的基础上,直接面对大师,更为全面地得到专业技法的实践,并在设计中结合现代思潮,将古老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4.残疾人、监狱犯人等特殊群体的艺术教育是新的传承方向,特别是文化馆刺绣专业干部在研究的同时,结合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将技艺普及监狱改造中,“善绣者心善画绩”。

  如今,各类艺术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系统梳理杭绣发展关系,才能正确认识到唯有在共性发展中保存特质、挖掘潜质方能与时俱进,创新传承模式,最终促进杭绣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美术报 群艺 00025 杭绣的前世今生 2018-03-03 美术报2018-03-0300010;6505154 2 2018年03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