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不成 无德不昌
我替作伪的画家可惜
美术报:作为艺术家,您如何看待现在艺术市场的伪作现象?
曾宓:随着科技的发展,作伪的手法很多样,对艺术的冲击是很大的。前段时间,有人委托我来看一张仿造我的画,我一开始都以为是真的,可见伪作的水平相当不错。对艺术史来说,文艺本来是高雅纯洁的,虚假的东西当然是对艺术的伤害。我是1957年考取的美院,1962年毕业的,那时候潘天寿、吴茀之、周昌谷这些老先生都健在,班上才两个学生,童中焘和我。我们在画的时候,老师都在旁边指导,而且还坐下来示范画。如今的美院扩招了,学纯艺术的人很多,还有没有这样的教学条件?中国现在经济很发达,科技也在进步,但是现在一部分画家却向“钱”看,自己画的画、写的字不能很快有市场,竟然走上冒充的路。有一些画得很好的画家,天分也不错,他却“高仿”,水平不比我差,我很佩服这些人,更替他可惜。为什么可惜啊?有这么好的本事,为什么自己不画不写?要去模仿人家,多可惜。但是他模仿的如果混得过,就有收入。他自己的画,画得再好,价格也卖不过模仿我的作品,所以是把钱看得太重。
打假,要懂得艺术规律
美术报:如何去改变这种现象呢?
曾宓:最近有人告诉我个好消息,有关部门在做“艺术打假”,不打假是不行的。如果这个现象不阻止,对艺术的影响不可想像。但是要想纠正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解决这个问题,管理者要懂得书画艺术行业的特殊规律。美术的标准是相对抽象的,幸好中国的传统艺术博大精深,一直都有人在坚持、探索,让传统文化充实发展,走在正道上。中国古代的大书家,每一个人都是大学问家。人的气度在书法里面最容易表现出来,一个人气质很好,不管是简单的字、繁复的字,都能安排得很舒服,看上去很美。
要把中国书画艺术真正搞好,需要把最有传统修养的好老师集中起来,像师父带徒弟那样,亲力亲为带出好画家,不能“炒大锅饭”。我在美术界已经60多年了,时常思考,到底画画是怎么回事。我总结了几句话,文艺之道,无功不成,无德不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