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饶宗颐
勤奋长寿的艺学奇才
本报讯 记者 蔡树农 2月24日,细雨中的孤山梅花次第开放。西泠印社纪念第七任社长饶宗颐先生系列活动之一,1980年就拜识饶公的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西泠印社社员曹锦炎在孤山还朴精庐举行了生动的纪念讲座,使到场听众更加立体地对传奇色彩的饶公学问艺术为人有了深度了解和仰佩。
据曹锦炎介绍,1997年至1998年,他受到饶宗颐先生邀请,担任访问研究员,协助其从事“甲骨文出土文献电子资料库”的甲骨文研究、整理建库工作,“在此期间,饶宗颐先生的学问、人品等方方面面为我们的学术研究起了很大作用。”
“饶宗颐先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代表,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曹锦炎说,“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这是我们大众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饶宗颐先生在国际汉学界的影响打通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这是在国际上都得到公认的。”
在曹锦炎看来,饶宗颐先生除了对每个地方的文化历史有自己的见解外,还十分勤奋、好学,“他有着超前的意识和想法。上世纪80年代,他提出了‘三重证据法’,除了出土文献外,可以利用没有图片记录的文物遗迹,例如陶片、瓷器等来考证历史。1997、1998年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了出土文献资料库……”饶宗颐先生是蜚声中外的学界泰斗和艺术大家,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与教育事业,学域广博,创辟多方,才情丰茂,著述宏富,为当代国际汉学界“导夫先路”的一代宗师,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除了再次展现饶公的书法、画作以外,还有上世纪80、90年代为饶公拍摄的一个珍贵视频。当饶公出现在大荧幕上,诉说着对下一代的殷殷期望时,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静默,跟随着他的话语追念这位勤奋而长寿的奇才:“我想把我的学术放下来了,交给年轻人,我也相信,他们一定会比我做得更好。”
据悉,2月27日在香港举行了饶公的追思会。3月15日左右,西泠印社还将在杭州举办饶公追思会。同时,西泠印社的社刊中关于饶公的专辑也正在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