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格调

文章导航

什么是恰如其分的设计:

在平衡过程中权衡

  论坛结束后,非常荣幸邀请到了梁志天在“设计上海”现场交流对话,他在台上侃侃而谈的神态令人印象深刻,诉说的“住·梦”主题也令在场的观众深受启发,尤其是他对自己从业30年来的各个阶段历程的回顾,仿佛见证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建筑和室内设计史。

  在采访正式开始之前,他表示希望我们的问题可以更有意思一点,看得出言语之间他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溢于言表,丝毫感受不到梁老师已经60多岁了。虽然采访只有短短的20几分钟,却感受到了他对于这份工作从心底油然而发的热爱及对新生设计势力的殷切期待。这位活力无限的设计界前辈分享了哪些故事又带来了哪些启迪?本期人物专访为您解读。

  Q1:都知道您是学建筑设计出身的,那么您认为从建筑到室内设计的跨界,需要什么样的积累?

  这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从建筑到室内再到家具,其实对于我来说是反过来的——家具、室内、建筑。虽然我是做建筑的,但是小时候就喜欢做木工,大概十岁不到就开始自己动手做家具,所以应该是从家具开始的。

  之后自己家的装修,甚至朋友家的装修都是自告奋勇来做。在从事建筑行业之前就已经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形成了一种循环,这种转变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其实设计是相通的,不管你决定做什么设计,内在的东西是不会变的,只是在转变的过程中注意差异化就好。

  Q2:那您觉得设计当中的差异性是什么?

  比如做产品设计,第一点,它并不像室内设计,为了单单一个客户或者一个家庭来定制,也不是为了十个人或者一百个人,它是世界通行的,所以要考虑其中的共性;第二点,作为工业产品,其中有很多的限制。比如做一个陶瓷的器皿,要做得很薄很薄,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当你做十万件甚至是千万件的时候,成本就会过高,产生的废料也会非常多,所以必须提前充分了解产品材质的特性;第三点,一个好的设计,如果没有办法拥有得当的包装和良好的运输,它的流动性就会差很多,这对产品来说也是致命的问题。所以,产品设计要考虑得更加细致和全面,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转换,而不是简单的难易之分。

  Q3:近几年特别流行现代简约的室内设计风格,那么您是怎样理解这类风格的呢?

  生活在现代社会,一切东西都可以说是现代的,我没把它看作是一种风格,确切说它是一种态度。我来做设计,不喜欢有过多的堆砌,可以说我是个现代简约设计师,但是其实我是用简约的心态来做设计,而且不代表每次的设计都一模一样。

  举个例子,我平时不太喜欢收拾自己,包括吃的食物、穿的衣服都是刚刚好的状态。然而在隆重场合我也会选择礼服,也是低调和简约的设计,而有的人日常就偏爱穿得正式,这只是每个人的气质和习惯不同罢了。

  包括我在公司里和设计师们讨论方案的时候,尤其是年轻的设计师,会想要放一些多余的东西去增加项目的完整度,但我一般都会给他们删减;再如演员这个职业,年轻演员大多会表现得太过火,不是大喜就是大悲,而年纪大的演员一般都是举重若轻的,所以道理是一样的。

  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不管你喜不喜欢,它都在你的生活中。我喜欢艺术,但是大部分艺术是不理性的,而感性来说是没有错和对的。在不同的项目里,我选择不同的艺术品都是依照当时心境来选择的,这也是一种自然的手法。

  Q4:对您来说,大陆和香港的设计有什么样的区别?

  香港的设计更偏向合理性和国际化,因为历史背景和东西交融的文化环境,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是受英国式的教育,所以考虑的东西会更偏向国际化,这是好处也是坏处。而相比之下,大陆的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和熟悉会更多,是他们的长处。

  但如果当中国文化限制住了你的设计和发展,那就变成了一种不足或短处。大陆的设计史时间比较短,所以相对而言,限制也会少很多。而香港和国外的设计,尤其是意大利设计,他们几百年的历史传承下来,很难打破条条框框,所以到底是好还是坏,也不能一概而论。

  每个人的特点都是各有利弊,比如我的特点是不管是做设计还是做决策管理,工作效率特别快,而效率快的前提下,就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疏漏,当然慢的话也不代表就没有错误,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没有办法去勉强。

  Q5:您认为现在年轻设计师需要把握什么?在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路上应该怎么做?

  设计不是一个没有底的工作,每个项目都要有时间的限制,Time Manage(时间规划)非常重要。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每次交作业都是准时,包括现在也是一样。并且要真正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保持一定的理性。

  风格形成是个自然的过程,不要盲目追求风格,不需要说现在流行谁的风格就去学习谁,而是选择你认为最舒适的心态去做,那是上天赋予最好的礼物,保持自己的纯净性和独特性。另外,一定要努力,不要因为不努力而寻找借口。

  Q6:如果您不做设计师,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

  这个我真的想过。可能会做电影导演。和现在做的事情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做“设计的导演”,因为现在做设计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还要依靠灯光、面料等等多方面的协调,整个团队都要靠你的指挥和调度来完成一件事情,所以我觉得倘若我来做导演,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导演。

  我最敬佩的导演是李安,首先,他的《卧虎藏龙》大获成功后,没有重复同样的路线,之后的作品都不太一样,看不出是同一个导演的作品。第二,《卧虎藏龙》可能你会猜出是个中国导演,但是《断背山》、《少年派》等等电影,你可能会觉得是个美国或者欧洲导演的作品。

  做设计也是一样,不要老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就一定要坚持某种特定的风格,中国的东西和任何风格搭配并不矛盾,关键是看能不能把它用得好。其实今天我说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就是平衡的问题,所有的设计和事情都是在一个平衡过程中权衡。

  Q7:透露一下您最近在做什么设计项目?有哪一件是最满意的?

  现在手头的项目真的很多,但是如果说一些比较特别的,应该是我们在国外做一些零散的,包括在中东、加拿大、泰国和亚洲各地,其实这些在当地都是些顶尖的项目。另外也在着手产品设计,当然现在已经不单是普通家庭的室内设计,除了本来就十分擅长的家具,还有一些意大利的瓷砖和游艇等等好玩的项目。

  每年都有满意的项目,但是更希望看到的是通过项目的累积,自身也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毕竟不能一直活在以前的光环和荣誉中,还是应该把视野往前望,能够越做越好才是我们的目标。

  (对话者系In家一站式整体软装运营总监、英国SHU工业设计硕士)


美术报 格调 00019 什么是恰如其分的设计: 2018-03-24 美术报2018-03-2400013;美术报2018-03-2400010 2 2018年03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