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0版:服务

潜沉文化观念 呈献时代审美追求

  按:为了读者更好了解张伟民先生的艺术观念与艺术追求。本期特节选了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先生在“诗性工笔——张伟民花鸟画展”上的发言, 通过这篇文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张伟民作为一个修养全面艺术家的文化观念与诗性的审美追求。

  我认为伟民是一个了不起的艺术家,他有很多特殊性。第一,他的技法非常丰富,作品有工笔又有写意,并且,伟民是一个很善于思考的艺术家,是一个很有思想的艺术家,他想的是形而上的东西。他追求的是诗意的画,并没有只追求技法,他想的是艺术家应该去思考的一些大的问题,这些大的问题往往被我们当代重于技法的艺术家所忽略。他通过诗意,把自己的心境表现出来,这是非常可贵的,在当代艺术家里边是并不多见的。

  第二,他是个多面手,他承接了很多老先生的技法,包括很多好的传统,都继承下来了,同时他又有自己在生活中特殊的一种体验,即他是在西湖边长大的。他所有的技法,包括继承和创造都是根据他自己的生活体验表现出来的,他以自己生活的感受来滋养自己,支撑起他自己的艺术天地。就这一点来说,他是极具自身特点的、扎根生活有自己独特感受的艺术家。

  第三,我觉得他是一个修养全面的艺术家。在其专业修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些他独有的特质。艺术家的技法虽说很重要可是不能完全被技法束缚,包括我们当代的工笔画,没有从法度之中跳出来。所以古人说无法之法、法随心生,我觉得伟民是法随心生的,他从法中跳出来,又没有把法丢掉,是无法之法我能从他的画里面感受到他跳出了技法的束缚,能从他的每一个画面里感觉到他的选择,而且也能感觉到画面中的虚实。我认为中国意境的产生实际上不在“实”,而是在“虚”。这个“虚”也代表了中国很深的一种哲理,这种哲理我们用到画面上来说就会产生“中国意境”。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能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中国精神”。我想,中国精神作为我们画面上的体现,其实就是我们要有中国意境才能体现中国精神。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说应该重点去探讨,伟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范例,让我们去思考。

  ——王明明(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美术报 服务 00030 潜沉文化观念 呈献时代审美追求 2018-03-31 美术报2018-03-3100009 2 2018年03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