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美育

非视觉艺术探索

  第六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期间,为了促进各位学者的学习交流,大会开设“大师工作坊”,即邀请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专家进行授课。我有幸参加了其中之一——中国台湾地区非视觉美学教育协会创办人赵欣怡老师的非视觉艺术探索工作坊。

  赵老师首先介绍了“非视觉艺术”的基本概念。艺术实际上并不是纯粹靠视觉去感知,人类也能通过触觉、听觉、味觉或嗅觉等感官来理解艺术。在台湾,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视觉障碍,他们无法通过眼睛去欣赏艺术品。因此,我认为非视觉艺术教育更加体现了一种“艺术平权”的概念,也就是说每个人,无论健全与否,都享有接受艺术教育,欣赏艺术作品,创作艺术作品的权利。

  她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视障者的作品,我们对此都非常震惊。视障者是如何画出这样的画作来的?比如,帆船位于画面的左侧,然而视障者是很难精确定位到画面的位置,赵老师解释道,指导视障者绘画,首先得让他们心中有时钟的概念,就是把画面当成时钟,画面中的某一形象位于几点钟方向,这样往往比简单的上下左右更明确。而譬如帆船这样的事物,视障者没有看到过,脑海中也没有概念,指导者必须通过口述影像,或者是实物模型来为视障者再造艺术形象。而在创作过程中,由于视障者无法看到自己的画笔痕迹,因此必须通过一些辅助手法,比如运用特殊的纸材。赵老师让学员们传递了两种特殊纸材,一种就是玻璃纸,用笔力度越大,纸的凸起也越大,这样视障者在绘画过程中,可以通过触觉感知形象的轮廓。其实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漫长的职业生涯肯定会遇到一些弱势群体,如何帮助他们创作艺术作品,感知艺术过程,我想也是每位美术教育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据介绍,土耳其的Armagan,美国的Branblitt等等,他们或是先天视障者,亦或是后天患有某种疾病而导致失明者,但他们依然用自己特殊的方法创作出了一幅幅超乎常人的画作。

  最后,我们亲身体验了一回作为视障者来进行艺术创作。一位学员蒙上眼罩,扮演视障者,另一位则在身旁负责口述影像,为其再现艺术形象。赵老师下发事先准备好的特殊图像,同桌则握着我的手,触摸凸起的形象轮廓,并且只能用简单的话语描述形象,不能直接说出是什么。因为我们都是扮演者,对事物都已经有一定的概念,如果直接说出是什么,那便没有意义,不能体验视障者创作的困难。在触摸图像过程中,我仔细听着同桌的口述,无数个形象在我脑海中浮现。而拿起画笔的时刻,我更是无从下手。

  实际上,由于视障者,特别是先天视障者,没有任何事物形象的概念,我认为他们更有独到的想法去创作,因而形象往往比较抽象,色彩也比较艳丽。正常人由于习惯了事物的既定轮廓、色彩,因此创作也往往中规中矩。这样看来,我们是否可以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尝试下赵老师的方式,让正常人蒙上眼睛去创作,或许我们就能创作不一样的作品。可视障者却无法看到自己的杰作,我想这也是一种缺憾。


美术报 美育 00018 非视觉艺术探索 2018-04-07 美术报2018-04-0700008 2 2018年04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