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雕木刻 匠心独运
他把铜与木的工艺融成经典
■叶彬松
春节前某日,雨雪断断续续已下了一周,位于杭州城北半山的刘华铜艺工作室内却齐聚着几十位书画家、设计师、工美大师,他们冒着雨雪从各地赶来,参加他召集的雅集活动。彼时室外寒冬料峭,室内其乐融融,大家吟诗作对,书福画春。
当有人问刘华,怎么会想到筹办这样一场雅集时,他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一种交友方式,与友人相聚,通过书、画、艺、茶的相互交流,既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又能与友人分享快乐,何不美哉。
传承祖辈木雕技艺
刘华和大多数民间工艺师一样,并不是科班出身,但却先后获得过2017年艾鼎国际古建设计金奖、2017年《铜壶电炉套装》获得中国茶艺术设计大奖、杭州第五届民间工艺大师称号等荣誉。
刘华从事雕刻行业20多年,在他琳琅满目的设计作品中能看到刘华精雕细琢,注重工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说起来刘华也是出身雕刻世家,“从祖辈太爷爷开始就从事木匠雕刻工艺,太爷爷技术好,雕刻精美,在当地是非常有名气的。我父亲是家族第七代雕刻工艺传承人,父亲言传身教,把平生所学传授于我,使我练就了一身木雕好手艺,我是第八代传承人。”刘华自豪地说。
刘华最初接触雕刻是从学校毕业后,那时候并没有想过要把家族祖传雕刻工艺传承下来,而只是想帮家里减轻经济负担。也许真有遗传天赋,刘华刚接触这么一门传统雕刻技艺,就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跟着爷爷和父亲当了几年学徒,学到许多外人所不知的雕刻工艺经验,为今后的铜雕木刻工艺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新融合铜木工艺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华接触到铜雕刻工艺,他发现将“铜”与“木”两种材质结合起来,既可以继承手工精细打磨锻造的传统,又能创作出刚柔并济、韵味独特的艺术品。
后来,刘华一直潜心研究铜雕刻与木雕刻的融合艺术。在古代只有皇家贵族才能用铜,铜工艺品大气、高档,但是价格却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怎样才能让铜工艺品走进千家万户呢?刘华想到运用祖传木雕工艺,因为木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铜木结合,做成产品,不仅是艺术,而且扎实牢固,不容易损坏,更加贴近日常生活,这样的产品还可以传承下去。
“我觉得铜与木结合可能是最完美的。”刘华说。要让“铜”与“木”完美结合,工艺和工序流程自然就复杂了很多。刘华充分发挥精通木雕工艺的优势,结合木雕和铜雕属性,通过不断探索学习,最终让铜木融合的产品极具实用性和艺术性。
匠心独运时代经典
刘华的作品不铸模,全是由一块铜板一体成型,手工锻打而出后通过高温变色。造型浑然天成、贴近自然,高雅更显禅意,兼具实用价值。这种带着“匠心”的纯手工作品独一无二,让人爱不释手。而提到匠心精神,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耐心,更要有恒心。就是能将简单的事做好,然后再重复地做好,最后还能做到极致。”
漫步在刘华铜艺工作室,各种铜木工艺品琳琅满目,像是一个底蕴深厚的铜木博物馆。出自刘华之手、荣获北京茶艺设计大奖的《两仪古茶台》、《精雕铜太极》;进入杭州民间工艺大师获奖作品系列的《清明上河图铜雕》等佳作都是在这里打造出来的。
虽然工作室内铜雕作品占绝大多数,但在工作室一角工作台上方,还整齐摆放着几排木匠工具,有角尺、刨子、凿子、木刻刀等,他说有时候会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这里,雕几个小木雕,仿佛可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初心。
时至今日,刘华算是一个成功者。他一方面继承着祖辈的雕刻工艺,又通过创新工艺,将其融合铜木产品推向市场,获得大众认可。他始终相信:雕刻也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既要让祖辈的工艺传承下来,更要让这种技艺有利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