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千年思想家”
走进创作者:鸿篇巨制如何诞生
■本报记者 夏超
“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已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中国美协专门组织全国美术名家创作了24幅马克思题材美术作品。这24幅鸿篇巨制在展厅之中显得特别抓人眼球。这些作品通过感人的细节描绘,丰富的艺术语言,展现了马克思光辉而伟大的人生经历,既看到了历史风采,又凸显了当代价值,且具有强大的现实感召力。
相比于之前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最美中国人——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型美术作品展”等主题性创作活动,这次创作留给美术家的时间非常紧迫。从今年1月5日,创作小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由中共中央编译局组织专家学者,对美术作者进行相关培训,系统介绍马克思生平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节点,并提供相关资料,画家认领选题,到4月中旬正式交稿,只有3个多月。在创作过程中,美术家不仅要对画面所表达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了解,更要做到艺术性与历史性的完美融合。主题性美术作品由于题材的意义重大,其中蕴含的文化基因使得作品具备了成为历史经典、代代相传的潜质,美术家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远远高于普通题材的美术创作。
主题性美术创作是当下中国美术发展的主旋律,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实际体现。由于这次主题性创作全部是围绕马克思生平和马克思主义传播来进行,为了避免某些选题在创作时出现场景重复单调的情况,为了所有作品都能够得到完美呈现,大家选定主题后,坐在一起进行讨论,互相建议,大致确定了每幅作品的场景和各自的创作思路。因为马克思的形象是大家非常熟悉且深入人心的,如何塑造这个形象,让每幅作品中的马克思形象都有各自的特点,这对美术家来说是一次不小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