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1版:专版

山水清音——王正平中国画艺术展
5月9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中国农业银行企业文化部共同主办的“山水清音——王正平中国画艺术展”2018年5月9日上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展共展出王正平中国画精品25件,作品集中展示了其艺术风格和学术思想,洋溢着南方文化的美感魅力和皖南山水所独有的灵动、飘逸、生机与华滋,抒发着作者内心的诗意情怀和审美理想与追求。

  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丁杰主持开幕式并致辞,著名艺术家、原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杨延文,著名画家、安徽省美协名誉主席章飙为展览发来贺电。

  开幕式过后,在中国美术馆7楼召开了“山水清音——王正平中国画”主题展览学术研讨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原《美术》主编王仲,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主编尚辉等在研讨会上纷纷发言。

  丁杰:王正平长期在金融系统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艺术创作,追求艺术梦想,作品曾多次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展。王正平也是近年来在山水画领域有所作为的画家,尤其他在如何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方面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作品有不同于古人和同代人的面貌,已显现自己的艺术个性。在山水画领域创新的路子很多,方法也很多,但王正平能够正确地认识中国画的特点和本质,体会中国画的深刻内涵,他既重视方向选择,又重视传统基本功的练习,他通过对家乡皖南山水的体验,并结合传统的笔墨形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艺术路径。王正平长期在安徽老家写生,而且从他的作品中能感受到写生的东西和他心灵的东西的结合,尤其画树,他把树寓意着一种文化精神,不光是画树而是画一种人品,无论从东方的笔墨语言和绘画意境方面都很有创造性。

  王仲:这次参观“山水清音——王正平中国画艺术展”,每张画都很让我吸引、让我感动、让我思考、让我有新的体会!这在我看以前的展览是不多见的。他的画一看就有来处,对传统很有研究,也非常重视对前人的学习。黄宾虹非常强调的一个美术概念就是浑厚华滋,我看到王正平的画有别样的一番浑厚华滋,王正平的每张作品给我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是充分的、明显的,确实让我很感动,能感受到他深厚的传统功底,属于群众鼓掌专家点头的那种。还有一点,他的画有乡情,他的意境有诗意。乡情和诗意,再加上对传统笔墨的独特认识,这三者加起来就是他画面感染我的因素。另外我脑子里又有了一个概念叫情感笔墨,他的笔墨里有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是运动的,挑动着一种感染力,无论是对墨的使用、走向都很有运动感,他的画运动感比较强,运动感容易激发人的情绪。所以我觉得王正平在当代山水画中,他的创作是很有活力、很有思考的,我相信他的山水画今天在美术馆展出,在业界进行交流,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和有启迪意义的。

  牛克诚: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到几个方面,一个是他的创作欲望的来源,他选择以树为主题,为主角表现的一个切入点,这为今天山水画创作提供了探索新的成长路径的一个有价值的方向,这个表现对象也是绘画史上的一个新颖。第二个,他的笔墨表现是丰厚的丰盈的。树是他的主要表现点,即使是枯树,他也能够表现那样一个蓬勃的状态。另外他的笔墨线条形态是非常多样、非常丰富的,他把山水画的写意性,笔的表现方式的丰富性以及墨色的综合语言的表现多样性给体现出来。第三,王正平的作品整体感觉非常强,一种是笔墨的整体感,他的作品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相互咬合,形成笔墨的整体感。第二个整体感是他的整个画面的布局,不是琐碎的堆叠,而是一个大的结构黑白灰。所以他的画面从远处看势的冲击力突别鲜明,引领我们走向他的绘画。另一个方面,他的绘画在整体之中又有细节的可推敲的精微之处,特别是他的那幅《无人舟自横》,那个芦苇每一笔叶子笔墨精到,情感细节非常精微,笔墨当中有更多的惊喜。

  王镛:王正平在画册的自序里讲到:“艺术熔铸人文情怀,彰显心灵感悟”。我觉的这个观点特别好而且特别确切。因为艺术就是要见情感,见个性。他的家乡安徽池州有一条秋浦河,李白的十七首《秋浦歌》主要表现一个“愁”字,“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王正平的绘画意境表现的也是一种乡愁,但他在某种程度上讲,继承的是这种诗意的感觉,不是唐朝的诗意,真正是他自己的诗意。这一点在他的笔墨当中表现得非常明显,笔墨凝重,用凝重的笔墨表现凝重的乡愁。他以树作为表现主体,表现树,非常直白非常苍劲、精神、繁茂。清音主要体现他的心境,他的留白还有画面意境虚空,他的留白和画面的凝重形成很大的反衬。第二个是山水清音这种构想,刚才说了,他的笔墨吸收了黄宾虹的还有傅抱石的,同时,他也吸收了吴冠中的绘画技法,特别是杨延文是他的老师,吴冠中又是杨延文的老师。他的中国画也有中西融合的迹象,但是融合得比较自然。尤其画里水中的树比较清晰,又隐隐约约的。把西画的明暗光影自然的揉合到中国画的灵魂当中,这是他的特点。再一个,他的山水画作品大部分都接近纯水墨,很少着色,这样的画就像黑白大片一样更容易唤起家乡的回忆。总的来讲,个性化的笔墨运用来表现乡情,这是他现代山水画独特的地方,有明显的个性色彩。

  郑工:看了整个展览作品,在我脑海里概括为八个字:笔墨生涯,山林高士。他就是用一种笔墨去讨真人生活,与现实的世俗的生活拉开距离,用非职业保持绘画当中的一种高品质,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你说的清音也好我说的山林也好,都是指你在进入笔墨的世界当中你会借助特定的对象,比如说自然山水、神游其间、神游天地,有一种我与天地独来往的境界,这种精神状态给予了绘画另一种高品质。所以我看到王正平先生的画,他确实就处在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当中,他有着自己的追求,他有来自于内心的家乡的情结,他是通过笔墨通过绘画想去追寻记忆中一种东西。南方真正的形态,就是草木蒙笼其上,若云蒸霞蔚,这种山林意像在想像中出现的时候实际上是超时空的,他在画山水的时候这种山林意像,并没有出现在某时某地,也不着眼于现在或过去,是一种逍遥的精神生活。从笔墨上看,有一种辩证关系,画面主体其实就是山林,不是山头,没有那么多块面,也没有那么多的皴法,但树很突出,很多树的笔法都落在树上,树杆也好,树枝也好,想到他蟹爪的那种表现方式,树枝特别突出,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法上的正反两方面的关系处理。第二种辩证关系,他把南北地域之间的关系通过技法系统给体现出来,我在画面读解的时候,觉得这个很有意思,不仅去体现时空的错位,这里还有时空和地域之间的错位。他是在滋润蓬勃意像当中去寻找古气古境古意,在这里去寻找、去体现笔墨内在的生命。

  尚辉:感谢正平给我们带来清新的山水。正平通过纯粹的水墨来表现的一种自然尤其是平远之境,让我们看到了山水画本来的面目。我粗浅的谈一点对正平的艺术特征的三个方面的概括:第一,正平的山水画注重境界的营造,他有表现家乡现实中山水的因素,重要的是又从对现象的直观感受与写生之中脱离出来,用意境的方式来表现他的画面,所以他的画面仿佛会把我们带到烟云飘渺的江南诗情画意的景色中。他尤其喜欢画月色,我甚至觉得他的很多山水画是通过画月色来感悟生活中的山水清音,把风月、烟云,溪水、烟柳当作造境的各种元素进行重新再造,以吟和露,怜风月这样一种方式来表现主观的一种心理体验,这就是王正平的山水画和索然无味的对景写生所不同的地方,这正体现出王正平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超越自然的一种文化气息和诗人的气质。第二个特点,他的山水更多的是画水和树,画出来很多的都是平远之形。我个人认为,那些平淡之景只有通过画家的笔墨意趣,笔墨的提升才能使平淡之境变成不平淡。还有一点就是平淡之景里面画出一种淡泊之感。第三个特点,他是用水墨的方式,表现出风景的层次、树的宁静,这种方式对水墨语言的驾驭要求是非常高的,那么非常可喜的是,正平这种山水用天风海雨式的用笔方法像扫把一样铺满画面,形成烟云、形成水口、形成风云之中这种树的气象,这种气韵生动的勾勒方式,实际上和水墨的运用是很有关系的,但这种水墨又不是完全意义上大笔的泼墨,而是迤逦使墨,在墨中见用笔的力度、用笔的洒脱,他的水墨使他的可看性、可读性,甚至是格调会增添很多。另外他的画完全用水墨的方法、画平远山水的方法去创作,作品超凡脱俗,这归于他造境写景的能力,这来自于他心中淡出污蚀所形成的一种境界!

  (根据录音整理)


美术报 专版 00031 山水清音——王正平中国画艺术展
5月9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05-19 美术报2018-05-1900008 2 2018年05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