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1版:砚边

文章导航

忆廖静文

  时间恍如白驹过隙,转瞬间,徐悲鸿夫人、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女士已经离开我们三年了。三年来,我们无时不在悼念和追忆她。犹记得,二○一五年六月十七日上午,当杜金康将廖老去世的噩耗转告我时,我恍如晴天霹雳。

  廖老能与上虞结缘,浙江古越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杜金康当功不可没。据杜金康回忆,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99年10月北京国宾馆钓鱼台举办“共和国百位将军暨全国书画名家、企业家共庆建国五十周年联谊活动”上。因与廖老同席,杜金康自不忘推介家乡,并邀请廖老莅临上虞指导,廖老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2000年4月,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西湖美术馆准备举办一次“徐悲鸿书画展”,以给新世纪全省人民送上一道精美的艺术大餐。时任职于浙江省博物馆的赵雁君先生便诚邀杜金康先生一起前往北京。敲开廖老的家门后直奔主题,想不到廖老满口答应,并强调,老家办展览,不仅不收钱,而且时间可以延长到20天。

  而今,只要说到廖老,杜金康总是潸然泪下。每一次联系,每一次见面,总是给他留下太多温馨而美好的回忆。在杜金康的办公室墙上,有一幅廖老时年90写就的书法精品,上面写道:“小诗一首,书赠杜金康先生惠存指教。‘往事难忘倍伤心,音容笔墨细沉吟。丹青一纸千滴泪,渝州风雨万般情。’抗日战争时,南京被日军占领,迁都四川重庆。悲鸿居重庆八年,住地无电灯无自来水。余居重庆(简称‘渝’)四年,并与悲鸿结婚。此乃我一生最艰苦之生活,作诗以记。”以书法的形式将这一首最值得纪念回味的诗赠予杜金康,足见两人友情的真挚,而细细涵咏,从中是否也包含着一位老艺术家对从事文化产业的小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期盼呢?

  廖静文先后8次莅临上虞,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有缘与廖老见过两次面。2009年12月,应杜金康之邀,她与徐庆平先生一起光临上虞,我参加了接待工作。我向他们介绍到“舜会百官”、“曹娥至孝”、“王充论衡”、“东山再起”、“英台情深”、“白马春晖”等人文历史的传说、故事时,廖老赞不绝口,并让杜金康准备笔墨。她稍作思考便在宣纸上挥笔写下了“舜之故乡,文化辉煌”的题词。短短的八个字,不啻让人见证了她那颇具文人书法神韵的书法功力。

  与廖老的第二次见面,则是在2013年的9月。徐悲鸿大师逝世60周年,由上虞市人民政府、徐悲鸿纪念馆主办的“徐悲鸿精品画展”在上虞国际大酒店天宝阁艺术馆开展。在县市一级举办“徐悲鸿精品画展”,尚属首次。当时任上虞市长的王慧琳向她汇报徐悲鸿大师与上虞还有着另一段渊源时,更让廖老始料未及且喜出望外。原来,徐悲鸿大师曾与春晖中学首任校长经亨颐交情深厚,两人曾一起合作创作了《竹石图》和《竹枝母鸡图》等著名作品。

  哲人有言,一个人生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其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其时,对于廖静文无疑是十分悲恸的,因为与徐悲鸿结婚仅仅走过了7个多年头,这样的婚姻是多么的不幸与悲伤!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廖静文女士又是幸运的,作为徐悲鸿夫人,她更比别人有责任有义务也更有发言权来担当起传承和弘扬徐悲鸿艺术的重任。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漫漫60多年,廖老并没有将对丈夫徐悲鸿的“爱”和“崇拜”仅仅挂在嘴边,而是投入到具体的一件一桩之中,讲述着并继续演绎着他与她的故事。

  据廖老家人说起,直到去世前一天,廖老还在徐悲鸿纪念馆里上班,鉴定徐悲鸿先生的作品。她走的时候没有留下遗言或者“最后愿望”。作为陪伴徐悲鸿大师走到最后的人,她也许已了无遗憾。


美术报 砚边 00031 忆廖静文 2018-06-30 美术报2018-06-3000014;7621785 2 2018年06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