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元朱文与陈巨来篆刻
■王亚丽(曲阜师范大学)
陈巨来(1904—1984),20世纪有影响力的篆刻家。成就之高、影响之深,延续了细元朱文篆刻的历史,并把细元朱文篆刻发挥到了新的境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是篆刻史上辉煌的一页。
用沈乐平先生说:“线条的高度理性化、空间的绝对秩序化,似乎都不再有进一步前行的可能了。用刀干净、平稳、光洁,布白均匀、对称、和谐,不露任何破绽”。此语乃对陈老细元朱文印的高度评价。
艺术理论对一个艺术家创作起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每一个艺术家艺术风格的形成都与其理论思想有极大的关联。
陈巨来的篆刻美学思想集中在其自撰的《安持精舍印话》中。《安持精舍印话》撰于1951年,两千余字,内容简短而精辟。下面将选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三处进行分析。
第一处,篇中讲“谓三代古玺似大篆;六国小玺似晋人小楷;两汉则官印似鲁公;私印似率更魏晋之间之子母印似东坡;蛮夷印似小欧;宋元圆朱文则虞褚也。”这段话讲得相当精辟,他把各时代的印章与书法作了一番比较,细细想来,确实是有不少的相似之处。篆刻与书法虽然不同,但就线的美感上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把宋元朱文印比喻成虞、褚书法,可以说还是很贴切的。虞世南书法用笔圆润、结构疏朗、气韵清丽秀美;褚遂良的书法更是清新秀丽、温文尔雅。而细朱文印也有着圆润、秀丽的美感,可见,陈巨来对艺术的研究眼光还是很独到的。
第二处,篇中讲“要之,圆朱文篆法纯宗《说文》,笔划不尚增减,宜细宜工;细则易弱,至柔软无力,气魄毫无;工则易板,犹如剞劂中之宋体书,生梗无韵;必也使布置匀整,雅静秀润。人所有不必有,人所无不必无,则一印既成,自然神情轩朗。”这段话是陈巨来最为经典的印学思想。一百余字,讲了几乎涵盖篆刻的各个方面。一,取法——纯宗《说文》,《说文》即《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字典,也是系统、完整的篆书字典。字形统一,结构严谨,线条圆润。取法《说文》可以说明细元朱文篆刻的难度之高,要求之高。二,笔划——不尚增减。笔划是一个字的基础,每一个笔划都关系到整个字的结构。作为基础,对笔划的要求自然要严格,尤其是细元朱文印这样法度严谨的篆刻形式。三,线条——宜工宜细。这里的工与细都是有度的,都不可过,否则就会板、弱。线条的好坏能直接反映出作品的精神面貌,这要求极高的刀工。四,结构——布置匀整。结构也是整个印章的框架,陈老所说的匀与整自然要精心设计,不能随意安排,要有很精准的眼光。五,章法——雅静秀润。章法也是一个印章的整体面貌。陈老要求雅、静、秀、润,必然也指所作印章的艺术风格。当然在他的实践中,他所作的细元朱文印,都把这几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大师的水平与风范。此句话中“人所有,不必有;人所无,不必无”可以看出陈巨来艺术思想上的先进性,要不拘一格,有所突破。这种思想是值得每个人去学习的。不仅在艺术上,在其他领域也是如此。
第三处,篇中讲“摹印——道初学时,固当依傍古人,以秦汉为宗。倘学成之后,仍以翻阅印谱刻意临摹,左拉右扯,从故纸堆中得来,毫无自己面目……初学者宜得人之得,然后进而能自得其得,斯得矣。”这段话也很简短,教人初学篆刻时应当学习古印,宗法秦汉。一旦学成之后,就不能再拘于临摹,要有自己的想法。从中有所体会,举一反三,得到能为自己所用的东西。最后,自成面貌。这是陈老在篆刻时的学习方法,也是告诫所有人在学习时应当有正确的方法和创新的精神。
陈巨来把细元朱文篆刻发挥到了新的境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细元朱文印清新秀丽、工稳高雅。“在静穆娴雅的外在形式背后,蕴藏着鲜活的艺术美的精灵,富有极强的生命活力,能让欣赏者透过近乎纯粹的线条去感知艺术家为艺术创造而激动不已的内心世界。”确实,欣赏陈巨来细元朱文篆刻艺术,能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这也是他的艺术魅力所在。
篆书是篆刻的造型基础,篆刻中的各种章法构思大都要通过篆书的形体变化来实现。篆刻中的刀法选择,也或多或少地受到篆书线条的影响。篆刻中的各种技法处理大都要以入印篆书的造型为依托,篆书是篆刻技法的基础。”陈巨来细元朱文印风貌与其篆书的风貌极为接近,可以说,篆书与篆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高雅秀丽的章法。章法,与篆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篆法是单个字的处理,而章法是所有字的组合处理,整体布局。章法在篆刻中起着重要作用,往往能决定印章的成败,再强的刀功,再好的线条,如果章法处理不佳,必也是失败之作。
陈巨来细元朱文印篆法清新圆润,其章法更是高雅秀丽。
陈巨来一生治印甚多,自言不下三万方,并有多册印谱传世,如:《安持精舍印存》、《安持精舍印冣》等。陈老篆刻技艺精湛,篆刻被人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