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书法

巨来印风 石破天惊

  陈巨来(1904-1984年),名斝,别号安持老人,平湖乍浦镇人,寓居沪上,自幼喜爱篆刻,青少年时代拜嘉兴陶惕若为师。1924年入一代印学泰斗赵叔孺先生门下,潜心钻研篆刻艺术,于师门之外又能自出机杼,独具气象,在元朱文、满白文创作方面造诣尤深,所作元朱文印,布局停匀得当,线条挺秀刚健,恬静轩朗、珠圆玉润,素有元朱文印“三百年来第一人”之誉,在篆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

  ——编者按

  三十年多前,为撰《平湖县志》“人物编”,我在文献资料中“造访”了72位古近现三代平湖籍名人。一位先生的“身影”总是清晰地显现在眼前,使我久久难以忘怀。他就是我国近代治印巨臂陈巨来先生。

  陈巨来原名斝,别号安持,1904年生于乍浦。自幼进塾启蒙,聪明好学,打实古文诗词根基。15岁时,开始对刻印发生兴趣。但处处露出斧凿痕迹。3年后,他投亲寓居上海,经人引荐到与吴昌硕齐名的工整平和派治印大师赵叔孺门下。在严师训教下,他渐入门径,并将书法“用笔之技巧、字构之虚实、布局之疏密”应用于篆刻。他说:“治印虽与书法不同,然当得其神气,则巨细总无二致。”(《安持精舍印冣》)从此逐步掌握治印的“篆字章刀”四法。22岁那年,陈巨来得识名画家、鉴赏家吴湖帆,并受其指点,经常在下午或晚上到上海宁波路渭水坊2号的上海西泠印社,和书法家、篆刻家、士人学者聚会,交流艺术。

  他治印先步仿汉镂元二途,后专攻元朱文惟精惟一,颇具新意。他远离“源乎?流乎?”与“拙耶?纤耶?”的门户之见,锲而不舍,在“而立”之年,已成为后起之秀,在“不惑”之年,已享有出蓝之誉。1940年名师题赞其“篆刻醇雅,刻印浑厚,元朱文为近代第一”。他的印章,被鉴赏家视作“在世国宝”,众多从事文艺及收藏之人均以能得他的治印为快。据载,吴湖帆得其印章80余方,沧浪亭艺术学院教务长吴子深得其印20余方等等。文化界名人叶公绰、溥心畲、张大千、刘靖基等有不少名印、闲章和藏印出于陈先生之铁笔。

  在艺坛上,陈先生“绿叶助牡丹”的佳话广为传诵。1946年10月,国画大师张大千筹备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可是从北平运来的画大多未钤印,他急忙请好友陈巨来为他镌刻。陈一口应允,夜以继日苦干半月,刻成60方复命交差。画展按时揭幕,获得空前成功。张大千对他感激不已说:“多亏你为我解忧,还为画增色。”张大千出游国外常对友人说:“我有一个朋友是金石名家,他与方介堪同是篆刻界佼佼者,我的‘张爰’、‘季爰’、‘春长好’、‘大千居士’、‘下里巴人’等印,都是他俩治的。”

  作为篆刻大家的陈巨来不像大多文化人那样率直奔放,他一心迷醉于自己钟爱的专业。当他手握石奏刀时,眼睛像猎人一样深邃,能捕捉住细如毫发的线条——直的、弧的、圆的……全身心地融化在“方寸之地气象万千”的艺境之中。他的“元朱文”篆刻以“近代第一”的美誉吸引了不少印坛弟子和崇拜者。在所著的《安持精舍印冣》中,他认为:“必也使布置匀整,雅静秀润;人所有,人所无,不必无。”他坦言:“秦汉印人取,我陈巨来弃,元朱文人弃,我陈巨来取。”他独树一帜,以清秀圆健求取润,布局匀整求其畅,与另一位元朱文前辈王福庵的抛物线、弧形线所产生的流畅感迥然不同,从而将名师赵叔孺的工稳典雅的印风发挥到极致。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巨来先生曾任上海画院画师、西泠印社社员、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上海友谊商店顾问等职,但由于性格和环境等因素,他脱离了社会默然创作。华东师大的老友施蛰存喜而赠诗曰:“石破天惊留好手,凤敛凰铩岂低眉。”诗中饱含的友情足以安慰这位七旬老人。

  物换星移,1981年,陈先生在偶而奏刀之余,自选15岁至78岁创作的500余方治印精品,辑为幼学、又学、老学三集,附以印话一卷,编集成册《安持精舍印冣》。该书于翌年10月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刊行问世,公诸于国内外篆刻家和治印爱好者。

  1984年,陈巨来先生走完人生旅途,像一颗划破长空的流星,在人间闪过一道不灭的光亮。


美术报 书法 00021 巨来印风 石破天惊 2018-09-29 8357747 2 2018年09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