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然
■介子平(太原)
世间爱山水者,自有山水之乐,月映万川,处处皆圆,不经意处,俱为天然。
天然原本就在其间,如不以无人而不芳之幽兰,只是无人在意而已。
读生文不如玩熟文,大概就是要在熟悉的地方发现天然;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纵使有书,未必能在没有意义的页面读出意义。文化在于重复与积累,艺术在于个性与创新,故文化不是艺术的本体,灵感才是,文之思也,其神远矣。黑格尔云“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立意高远,悲悯情怀;罗丹云“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个视角,打开一扇窗户,一个细节,产生一种力量。
贫困限制着人的想象,却限制不住食欲,昔时愿望,不过填饱肚子,之后是一日三餐吃上白面。无知限制了人的眼界,却限制不住求知欲,熟五经、通史事者难得一见,师其心、忘其迹者毕竟不多。与艺术相关事物,皆需天赋,才智高超,灵动过人,口灿莲花,长于辞辩,有纯度也有锐度。苏轼《记黄鲁直语》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天人互益,不能专美,借书中意气,将主体客体化,达到与作者同框,终有窃人之美、以为己力之嫌,却也给了一次自己认识自己的机会。努力决定下限,天赋决定上限,可以无天赋,不可不清醒,知道自己不属此列,虽无严谨逻辑,奇诡想象,却还有努力的自主。
小园柴扉,榆柳堂前,享受片刻静好,如一只五月慵懒的猫。掬水月在手,忽有所思,清风不扰人,人自扰也。许愿瓶里塞满贪婪,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风水。世人垂涎,总想求全,这世间哪有这等好事。无审美,不自由,太贪婪,不自由,不自信,也不自由。虽未失去做事的自由,所做之事因得不到足够认同,压力陡增而觉被妨碍,被剥夺。频繁思索,反复设问,不就为了摆脱桎梏,治愈内疾,自由是创造的前提,而非结果。江山满词赋,烟月资清真,此即闲适中的自由。
存天理,节情制欲;秉性情,遂情达欲。情理之间,或许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是越喜欢,越远离,天然取舍间,已见取向。人至古稀,事之大小,自会分清,除却至亲,对世界已无太多眷恋,更多为厌倦。秋山落叶,蒹葭苍苍,人生百年不过教人如何取舍。活得尽兴,天然而归,是何等的洒脱。
李杜光焰万丈长,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立意高远,悲悯情怀,以辽阔胜,以恢弘胜,寂然凝虑而思接千载;莫把丹青等闲看,朴厚醇至,大匠不斫,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韵味胜,以精巧胜,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所谓天然者,必不徒尚华美之观,而要有切实之体,方能垂之久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