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创作的多维方向
——以川美雕塑系创作为例
■彭汉钦(四川美术学院)
这两年我担任了雕塑系本科的毕业创作课程,通过与他们的接触感到90后的学生们会更在意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在表达上也更加强调在精神舒展的状态下创作作品,同时也将作品的轻松氛围传达给了观者。
在每年的毕业生作品展上,都能听到本科生作品比研究生作品要好看、有些意思等类似的评价,而且也不仅仅是一般的观众所得到的观后感。不可否定这其中有猎奇的心理和吸引眼球的作用在其中,但其现象背后我想更多的是大胆创新,和建立起属于他们每个人自己的造型诉说语言,同时他们也乐于将自己的内心更多地通过作品来传递,因此我想通过展览中的一些不同方向性的作品,来了解年青的一代似乎要更为容易些。
雕塑的具象教学是学院式教学的经验所在,也是一个由技入道的过程,如同歌唱的表现力通常依赖于不同的歌唱发声技术训练,雕塑艺术同声乐艺术一样,都是一门由技术和实践的积累来展现的学科。教与学、传统与当代、单向的艺术审美与多元结构的文化选择,以及感性的经验摸索与理性的策略应对等都是学院雕塑系五年教学所面临的重点。在倡导新具象雕塑的今天,强调在传统与写实的作品表现中,介入社会问题,突出场景性、综合性的表达,把握新的技术、材料的运用与转换等,并以创作中观看视角及展示空间的转变,来更准确地阐释作品的表达意图与观者心理空间的沟通,使得具象雕塑有着新的视觉表达和观念呈现。
在具象雕塑创作的学生当中以木雕方式为创作材料的居多,其中杨林的《红色的金鱼》是一组综合材料的木雕作品,给我的直观感受是造型的韵味夸张且不失情感的细腻。作品以荒诞的超现实主义为主题,展现其现实的梦境。雕塑的塑造表现与现成品的较好融入,使整个作品场景结构丰满且叙事性耐人寻味。作者重视材料的本身语言,风格原始古拙化而不流俗,多元空间的交叉运用与观众所取得的心理暗示是作品的可贵之处。同样是木雕作品,邓坤的《山海》通过对旧件家具的拆解、重组与有意味的雕刻造型,使得解构了原本取材于《山海经》故事自身的同时,也构造了属于作者自己的“山海”故事,在一破一立的艺术实践过程中,作者也践行了关乎传统审美的自身理解与表达。
其实许多创作方案不是一蹴而就,是在不断的讨论学习与实践中启发灵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真实地感受到对象、材料、多媒介等所具有的价值与语言表现,并激发自身充分地利用与有效的语言转换,使创作得以良性推进。黎晓晓的作品《涅虎》则采用铁丝网氩弧焊接而成的带公共性的景观雕塑作品,精湛的焊接技术,让人们感受到强烈的视觉感染力。有形与无形、写实与抽象相对比,让人不被禁锢而无限遐想,纵深的虚实空间处理意味深长。
艺术的存在土壤离不开现实,在一个充斥着科技与智能的时代中,同样给雕塑带来了撞击、动力及创作的空间,VR等新技术媒介的运用,使得观众眼前一亮,作品在现实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领域间的融入与互动关系上有一定的涉及及探讨,同时,也拉近了作品与观众的距离。同时作品的创作过程也使得学生在获得全面、系统的知识背景中创作出风格化、个性化的艺术作品,并以丰富的内涵与独立的语言进行观念的阐释与艺术的表达。
毕业创作应该是大多数学生首次走上舞台的第一件作品,随着毕业生对作品的财力、物力、体力的投入,我们不仅仅看到的是多元的新鲜感,其背后也不再是仅局限于掌握泥塑技巧和传统材料的表面转换,通过展览我们可以看到既有对材料本身的关注与运用,同时也有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正面的思考,虽然在造型及语言的表达上欠缺一定的成熟度,问题的深度理解上较为表面,但他们勇于利用艺术创作来展现自身细腻的内心情感,并将艺术作为一种交流与沟通的媒介,与观者试着进行沟通交流。每棵树上都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性格和思考点,这也就促使我们教师在教与学的情境中保持着自觉与自省,试图让每一位学生的创作面貌趋于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