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山水”(二)
■张风塘(青岛)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这是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的话,一位文学大师用简炼的语言,构筑了一幅充满时空与气象图画的美景。
一幅好的山水画有意境再现的功能。这不仅需要高超的笔墨技巧,更需要创作者把握构筑好山川的时空与气象。
所谓时空,即山水画中的空间、时间与位置的经营。早在宋朝郭熙就有论述:“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所说的天地,实际上就是指布局位置的经营,这种经营是预留给欣赏者的空间。合理而恰当地布局画面,时空交割,需要因势利导,宏观掌握。黄宾虹先生在画山体和茂林时,皆处处留白,存以活眼。对于时间的构筑,我认为,一幅好的山水画,同样能够充分地体现。比如季节的变化、阴晴的交替等都能在山水画中得以充分地表现。抛开这一点,一幅好的山水画,还能构筑一个时代的时间概念。比如,傅抱石的欧洲写生作品,让人看了马上就感觉到这是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大地状貌。傅抱石的“新金陵山水画派”的写生作品,让人看了立刻想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祖国蒸蒸日上的建设场面,对那个时期的中国印象就会浮想联翩。这种大的时间概念在山水画的表现,需要作者从宏观上观察山川地貌的整体表现,寻找有标记意义的物点,才能表现出来,从而也要求作者全面地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
所谓气象,即山水画中的整体氛围与意境营造。这个整体氛围的再现,需要作者在创作中把握好气势轮廓,摒弃心中旧有的思路,不必过于考虑突出那一个好的景点,做到用笔起伏,山欲动而势长,放纵自如,山渐开而势转;开合起伏顺承天地自然而意境自出。清人笪重光在《画鉴》中说:“夫山川气象,以浑为宗。”浑,是整个画面的精神气质和格调的统笼。要使画面做到浑然一体,就要做到意在笔先之妙,从有笔墨处求法度,从无笔墨处求神理,让胸中万象泻于笔底,流露出一派天机。
在把握时空与气象的过程中,虚实的变化尤为重要。传统上讲,笔墨的章法为实,气韵为虚。山水画的写生创作中,又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笔画的轻重干枯,有虚实;笔墨的浓淡干湿,有虚实;画面的紧密空疏,有虚实。虚实之变,犹如人体肌理的阴阳平衡,需在创作中积累体会,方可慢慢透出理变之道,
黄宾虹先生有一句活令人遐想:“画有真景,有境界,随天、地、人而异。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求志趣修养之高,无以言境。”因此,若在宏观上调控作品,驾驭笔墨,构筑时空气象,提高人的自身修养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气象的阐发上,一幅好的画,全凭人的境界使然,靠志趣修养使然。在创作时将自己的主观精神、情感全部投入其中,从而达到一种深邃的自然境界。
万岁古藤,蒙茸其上。
用这句话形容吴昌硕先生的书法线条,不为其过。如果是这样,那么蒙茸其上的是指什么呢?是久积的苔痕、是岁月的风霜、是经年的伤痛、是笔墨的华滋?都是,都不是。它应该是指人的智慧与学养。这蒙茸其上包含了一位金石书画家的全部生活的经验与历练。
黄宾虹先生曾说:“国画中的用笔、用墨,皆从书法中来。”这也应合了古人“书画同源,笔不二致”的论述。所以说,一位中国画家,必须把书法看做是绘画创作中的第一要务,也是必修之课。
近几年来,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研究,对中国画中的书法用笔,有些关联思考。古人说的“锥画沙”全凭笔力钢键,只有笔势纵横驰骋,才有气静神闲之妙造,从而笔下的山体树木,刚正博大,华冠参天,浑然一体。如果笔不圆转,行笔就会出筋露骨,刺人眼目,所作画面,生硬冷涩,拒人于千里之外。中国的书画,最讲究用笔含蓄,绵里藏针。含蓄之意须在行笔过程中,圆转自如。圆转自如,须靠运气和腕力相助。如果笔不沉着,就会难见虚实。沉着之笔,须靠积勤累功,长时间地悬笔磨练而来。如果用笔沉着活泼,随笔生发,随形取象,就会让笔墨痕迹尽显自然机趣。
用笔的优劣,决定于画面的点线质感。一幅好的山水画,是用无数的点线勾勒、点染、皴擦而成。点的质量,全从笔触的按压弹跳动作中得到。潘天寿先生在《听天阁画谈随笔》中说道:盖吾绘画,以线为基础,故画法以一画为始。然线由点连接而成,面由点扩展而得,所谓积点成线,扩点成面是也。故点为一线一面之母。还说:“画事之用笔,起于一点,虽形体细小,须慎重从事,严肃下笔。”严肃下笔之意,就道出了用笔的质量问题,深一步讲就是笔有“法”。“法”即为法度,也应合了黄宾虹先生倡导的五笔法“平、圆、留、重、变”。如何将“五笔”之法畅行自己的笔下,值得每一位从事中国画的人去潜心研究,真的作为日“课”去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