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群艺

文章导航

新潮流、新思想的发源地

高校在手工艺传承中的能量

  日前,一场关于当代手工艺的讨论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和学者展开了对话式的发言。高校是新潮流、新思想的发源地,同时也肩负着手工艺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此次,我们挑选了论坛中部分专家的发言与大家分享。看看关于高校与手工艺,他们有着什么样的思考。

  陈光辉:应该把手和工分离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陶瓷工作室主任

  我们以前是把手当成改变世界的工具,是工具化的手。但工具工业化后,手变成我们体验世界的媒介。因此我觉得应该把手和工分离,强调手的“感受性”而不是“工具性”,手应该是脑袋的延伸,而不是技术的强化。但我们在教学时,大部分时候还是把手当成技术性的手。

  如何理解“工”?我们把“工”当做约定俗成、跟着师傅学的技术,但“工”其实是如何把你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的能力。事实上我们把工和细致过分地联系到一起,个人觉得中国陶瓷最大的问题是:对细致和精巧的过分追求限制了它作为材料的能力和想象力。

  张清渊:当代工艺需纳入评论体系

  中国台南艺术大学视觉艺术学院院长

  面对国际环境和科学的进步,回顾我们自己本身所在执着的工作室里创作的过程,要付出的劳力和流汗的过程是非常断层的,是否有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年轻人成长,或者是可以在进入学校的时候,不会因为他生长环境和我们的教学产生落差。

  当我们训练出来的学生进入到专业的领域,所谓的职场,他就要面对生存和竞争。我们的学生进入这样的环境,他所面对的不仅是工艺和艺术的问题,而是他们对将面对的环境用什么样的态度。当代手工艺在当代整个评论的制度或大环境的流行的趋势下,并不是一个被创作的领域。

  在很多的学术研讨会里面提到,在当代工艺领域,处于无法建立标准的混沌的状态,评论无法很专业地被建立,这样的前提下,就充斥着很多不同的谬论,甚至影响着学校教学的过程。在教学的体制里面,除了专业上,在教学上是否可以重新修正,让从事评论的人开始关注到所谓工艺创作,而不是在当代艺术评论以外的一个偏门。

  金文伟:教育更多的是经验分享

  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

  我看到的几百米长的大型的生产工厂线倒闭了,那是一种悲壮;我也看到了一座小县城,从2014年有400多家小工作室,到2017年有1300多家。工作室的人都说现在的作品不好卖了,但传统太有魅力了,让他们割舍不了,仍痴迷于制作传统的作品。他们在景德镇呈现出来积极的姿态,给所有的瓷区人带来了希望。

  学生们一拨接一拨地更替,我们的教育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让我们的学生获得什么?给学生讲知识吗?现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太强了。我个人觉得应该跟学生分享我们的经验,分享做陶瓷的经验比知识更加重要和真实。在我们的教育里面,不要忽视艺术中心这个机构,在欧美国家这个概念很普及,但我们的教育体系里却缺失了这个环节。学生直接从学校走向社会,单打独斗,不是“死”就是“伤”,需要依靠政府的补贴。与其这样,不如先行进入一个好的工作宝进行学习。

  另一个问题,陶瓷的未来在哪里?我们一定要思考。在这个时代有两个关键词,资本和科技。资本和科技进入到手工艺里,它的结果是什么?我们需要不需要这种东西?我们培养那么多的学生,他们去哪里,干什么?

  朱乐耕:重新认识陶瓷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

  高校是新潮流、新思想的发源地,在这个时代我们怎么样吸收当今最优秀的文化来丰富、拓展艺术,站在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角度来说,怎么样完成我们当代的转型,本土化的表达。

  在陶瓷制作过程中一些实验性的手法打破了我们过去的认识和观念,材料是重要的,但作为高校,还要有陶瓷艺术理论的新探索,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当今的陶瓷艺术如何跟这个时代发生互动。时代在发展,陶瓷艺术未来怎么样走,高校有两大块需要厘清的:

  一是观念性陶瓷艺术的探讨。陶艺,以前中国没有这种语言,这种语言是现代艺术的语言,是探索陶瓷材料表达的多种可能性及多种观念的思想的表达。

  二是对陶瓷材料的认识我们还要深化。通过国际交流的活动,对我们是非常好,如今都是跟国际接轨。我们的教育承担着任务:艺术灵魂的探讨,就是艺术的观念和新的想法。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美术报 群艺 00022 高校在手工艺传承中的能量 2018-11-03 美术报2018-11-0300011;8586538 2 2018年11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