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时评

“湘水流过”
说简牍

  近期,“湘水流过——湖南地区出土简牍展”引起书法界强烈关注。简牍,中国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为未编成册之称。实际是几种东西的总称,指的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样式。

  长沙简牍博物馆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首座集简牍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和陈列展示于一体的现代化专题博物馆。

  长沙简牍博物馆藏品主要为1996年长沙走马楼出土的14万余枚三国孙吴时期纪年简牍和2003年发现的2万余枚西汉初年纪年简牍。

  简牍始于春秋战国或更早,盛于秦汉,衰于魏晋,先后使用一千多年,是一个独立的文字载体,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创立与巩固,汉文化的传播与继承,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字和书法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从甲骨卜辞到青铜铭文,再到简牍帛书,纸印卷本,无一不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一大贡献。

  有专家解析楚简与秦简之别:

  楚简字势舒展,体式开张,笔画粗细分明,用笔率意,行笔快捷,张弛有度,极具书写性,曲线多于直线,在书法上具有十分高超的艺术性。秦简自颇具有文史和考古价值,但书法艺术性价值不及楚简。秦简用笔结字整齐划一,笔势硬朗尖劲,用笔虽写似刻,直线多于曲线。今天人写简牍,大多取秦简的直线,僵硬似硬笔字,此一大误区也。此外,秦简中多下层狱吏之书,并没有多少书法价值,但被一些书法作者奉为圭臬而趋之。秦代在文字上的一大贡献是统一六国文字而成一规范,但从书法艺术性上来说,这又是一种倒退。当然,到了汉代,又成一种反动,遂使简牍书仪态万千,伟岸开张。简帛书之真正繁荣,实在汉代,其瑰伟绝特之想象力与艺术价值,后世莫能及之。然简牍书因书写者身份差异,其艺术性价值良莠不齐,并不是所有简牍书都是好的书法,一定要取舍有度。今天书法人一概将简牍奉为学书之圭臬,是未能深察之故。简牍书的考古学价值和书法艺术学价值,完全是两回事,不可混一。

  长沙简牍博物馆所藏湘西出土东汉简牍中与真书接近者,体兼汉隶八分与真书。此简真书与三国钟繇接近,可见东汉简书已有真书雏形。汉人书体兼众妙,奇资异态,莫可名状。无论何体,皆有分法,后世莫能及之也。

  湘水流过——让我们一道来翻阅这厚重的史册,追寻文明的脚步。


美术报 时评 00005 “湘水流过”
说简牍
2018-11-24 8804569 2 2018年11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