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醇香六零后
■本报记者 蔡树农
翰墨醇香六零后
■本报记者 蔡树农
《中国书法》杂志编辑部主任朱中原在11月16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衡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翰墨醇香·六十年代全国书法名家学术邀请展”学术论辩会上提出很有见解的十问,引起书坛热议:
如果从年代来划分,我觉得六十年代书家是最好玩、最有故事、最尴尬、同时也是最有思考意识、最值得进行个案研究的当代书法创作群体之一,若以问题意识来切入六十年代书家与当代书法创作,不失为一个路径,兹提出如下问题:
1.六十年代书家与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书家有没有可比性?如果有,那么六十年代书家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
2.六十年代书家身上有什么样共同的气质特征、时代印迹与笔墨语言?
3.六十年代书家大都是中青展出身,那么与十年、二十年前相比,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还是不进不退?还是有进有退?
4.六十年代书家的学术创作理论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没有学术的依据?
5.六十年代书家的生存境遇与创作理论有怎样的关系?
6.如何建立六十年代书家学术创作档案?
7.六十年代书家是如何参与、介入到当代书法创作与学术进程中的?
8.六十年代书家面临着怎样的创作困境?该如何解决?有没有解决?
9.我觉得六十年代书家可以进入当代书法史,但能不能进入到整个书法史?依据是什么?
10.六十年代书家能否引领当代书法创作主流?如果能,是如何引领的?哪些人能引领?如果不能,那么哪个年代书家能引领?
中国书协副主席刘洪彪,《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则对划分六十年代书家有不同看法:
对六十年代书家的艺术定位分析有一种形而上的倾向。更需要提出书家的艺术水平不能以年龄划之,才更具有进取意义。试问:王宠划在哪一代?年龄大的书家如文征明,比年龄小的书家王羲之水平更高?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例如:其中于明泉、梅墨生、赵雁君、徐海等,已在当代代表性书家之列,与一般50后或70、80后书家没有什么可比性。在这里,与其强调其共性,不如更多地强调其个性更有前瞻性意义。
事实上,这些问题在六十年代书家群体中间早被讨论过了。我以为如今相对同时代人,十年一划分应该有它的存在意义,一个十年的起始和另一个十年起始的一头一尾跨度是二十年,就那些具创造力书法家变法而言,十年二十年有时就是决定成就高低的黄金时间,极少数天才书法家,“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十年磨一剑,风格样貌会截然不同。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今书法发展的生态环境非昔日可比,快节奏,日日新,再厉害的书法潮流也只能“各领风骚一二年”。某种角度,正因为有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书家的各自共同努力,书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成为可能。研究当代书法史一定要结合当代信息社会快速递变的现状,不能完全以慢节奏的封闭的历史参照系为准则,否则我们得出的结论会有严重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