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画·我思
流年似水,似水流年,时间的老人推着我匆匆向前,不知不觉人生已近不惑之年。越不惑却越惑起来。回首观望,既有在乡镇机关基层工作的经历,又有在部队中身心的磨练。丰富的阅历,人生的不惑。但胸中那种对中国画艺术的追求却从未停止,对中国画艺术思索,时而清醒,时而迷惘。中国画是中国文化思考和审美精神孕育出来的艺术。几十年的求索,几十年的磨练,才真正体会到了它的博大精深。
石涛有一句“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我深知其意。这是石涛一生绘画经验的总结。“呕血十斗”指的是技巧上的追求,“啮雪一团”指的是精神上的提升。技巧是作画的基础,是绘画的语言,需要下功夫,需要呕心沥血。但是,一个成功的画家不能只停留在技巧层面上的追求,还要超越技巧,由技进道,这就需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审美意识。中国绘画只有融入到文化之中,才能体现出它的“画可载道”的价值。因此,中国画必须在研究传统绘画、文学、诗歌、书法而后,方知其中奥妙。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过“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心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画家又何曾不是如此啊。人只有对自然、山水、花鸟寄予了真实情感,笔墨才有其意。只有把真情浸透在作品中,才能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才能让读者品味出艺术作品的诗情画意,从而产生共鸣。中国画是启示人养心修身,知世悟道。孔子说“见山思仁,见水思智,”醉心于绘画的人或者赏画者远离势利,亲近善境。画家把自己的内在修为、面貌和韵度,在作品中呈现出来,对“成教化,助人伦”的艺术社会功用发挥出来。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说:“迹有巧拙,艺无古今。”是的,艺术没有创新问题,也没有复古问题。现在,我们只有站在时代的浪潮上,博古通今,贯通中西,创作的作品才能贴紧中国传统文化,既体现出中国画的本质,也符合时代的审美意识。为此,中国画的“清”“静”“趣”这些美学范畴,是我思考的重点,也是我创作上所要表达的主题。
“清”乃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生命的心源之美,又是天地自然的美质。庄子说:“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相化。”“清”是宇宙和人生的根源之地,它澄汰了欲念计较之心,所以,它是生命境界、价值源泉。在绘画上就是要营造一种“孤法静谧”的意象,一种“高拔幽远”的情思,一种“空明灵动”的意境。
“静”在中国古代哲学上被视为天道和自然之道。老子曾说:“天得静则清,地得静则宁,神得静则灵。”“静”的心境贯穿于绘画创作的始终,“静”的意境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静境”可分为静的心境和静的境界。清代恽寿平说:“意象贵乎远,不静不远,境界贵乎深,不曲不深。”清代笪重光说:“画至妙处有静气”“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就是自由的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出的光华。
“趣”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命题。它是“道”所生发出的意味。这意味既有主体意味,又有客体意味。“趣”包含着物趣、生趣、奇趣、自然天成趣等,实质就在于皴法形态和景色的朴素,藏和露的安排,恍惚迷离着的意境追求上。气韵生动,不求物趣,心得天趣为高。
百余幅作品聚集成册时,反复的审视,反复的思索。我所画对我所思,是否能够呈现出来。不过,这也只能是现在水准而矣。
艺海无边,求学不止。
诚心以此,恳请众家鉴评。
丁酉冬于养心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