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斋坐忘”写竹林
文/王海成
中国工笔画有着悠久而深远的发展历史,早在远古时代,中国古人就用简单洗练的线条来描绘物象。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艺术便是这一绘画形式的明证。随着“以线造型”这种艺术样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勾线填色”为基本特征的工笔画最终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成为中国绘画最早和最为体系完整的艺术形式。进入21世纪以后,当代工笔画异军突起,并且不断地进行着深刻的结构变革。有一批年轻的工笔画艺术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脱离了在工笔山水和折枝花卉领域的创作,开始在中国工笔画这个本土的艺术体系中,探索着古老艺术形式当代化的可能性。这些工笔画家,或者活跃于当今国家级大展,或者尝试以各种形式进行学术交流,给工笔画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甘肃著名画家王永福,就是其中一位勤奋的探索者。
王永福上世纪60年代初期出生于甘肃灵台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丧母、家境贫寒,是对于绘画超乎寻常的热爱支撑着他一路高歌猛进,终于凭实力跻身于甘肃主流画坛,并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追随当代画坛大家李魁正、郭怡孮先生学画两年。永福早年专攻大写意花鸟,兼习书法,在用线与笔墨方面有着良好的感悟和基础。转入工笔画的学习后,他从宋画开始,系统地学习了工笔画的创作技法,并选择以南国竹林作为自己专攻的创作题材。和其他工笔画家最为不同的是,永福十分注重写生,每年春节,他都放弃回老家和亲人团聚的机会,带一个本子,深入到西双版纳的竹林深处去画线描和速写。由于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极为细致的观察,他笔下的竹林幽静深远、含翠带风、飒飒作响,观之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对于千枝万叶的描绘,更是丰神具细、下笔无妄,运笔用线如春蚕吐丝,“三矾九染”暗合传统三味。对于工笔画之“工”,很多人认为应解释为“工整、细致”,属于技术和形式层面的含义。《说文》中也解释:“所谓‘工’,巧饰也,人有规矩也。”其实面对当代文化的情境,我们应该对“工”做新的阐发,不应单纯地把它看成技巧的工整和细腻,而应直指“工”的精神,在赏画家之“工”的过程中发掘画家对物象关注的深度和投入的情感,进而引发一系列关于文化的思考,这是对工笔画家及其表现题材真正的理解。中国古典哲学讲究“心斋坐忘”、讲究“禅意思考”,中国古人更是一壶茶、一枝香便能心身俱养,进而安定天下。这正是中国绘画的灵魂所在。永福是有定力的,他外表张扬、内心宁静、快人快语,喜欢以艺术家自居,但他的内心深处却中规中矩、温和平静,对于绘画的顶礼膜拜让人感动。永福年幼母亡,姊妹众多,生活的重担皆由老父一人担当,其中甘苦不言自明。我和永福是同乡,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跟他去看画,一进窑洞,只见窑内没有任何陈设,唯有墙壁上布满了他的素描习作。最让我永生不忘的是,他掀起炕上没有任何铺垫的竹席,竹席下面铺满了厚厚一层他画的速写。他的这种定力其实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所以每次进入竹林,他都能忘记一切而全神贯注地作画。第七届全国工笔画大展获得铜奖的作品《竹林映霞之一》、十一届美展的入选作品《竹林映霞之二》、2010年第四届中国北京双年展入选的作品《和谐曲》均为鸿篇巨制。为了这些创作,他把自己反锁于画室,关闭手机,几天都不出门,以方便面为食充饥,正是这种投入、专注和入定的心态,才使他的作品脱开了手工劳动的痕迹,如久酿的醇香或悠长的余音,具有了沁人心脾的气质。
《易经》有言:“圣人立像以尽意。”画家的作品就是自身学养与感情的充分写照,对画家而言,接纳平实、拒绝浮华才是为画之道。永福年轻,却能以平静的心态拥抱自然和传统,用自己的语言述说着对中国工笔画的理解,这也正是他的作品脱离了陈腐而进入当代新工笔画领域,并引起中国工笔画坛关注的关键所在。我们期待着他有更好更精的作品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本文作者任教于兰州现代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