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园画谱》
一所无围墙的国画学院
康熙18年初版发行的《芥子园画谱》,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是无可替代的中国画技法经典教材。不仅成为几百年来众多人学习中国画的入门教材,也影响了不少国画大家。
《画谱》名取自于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的私人宅院“芥子园”,其“芥子”之意取自佛语“芥子虽小,能纳须弥”。在他的支持下,其女婿沈心友及王氏三兄弟(王概、王蓍、王臬)合力绘编了此画谱。《画谱》自诞生以来,被多次翻刻,版本之多,数不胜数。
《芥子园画谱》除“序”和“画学浅说”分为两集,“初集”包括“卷一:树谱;卷二:山石谱;卷三:人物屋宇谱;卷四:名家山水书谱。”“二集”包括“卷一:兰谱;卷二:竹谱;卷三:梅谱;卷四:菊谱。”从目录编排可以看出,此画谱已基本全面涵盖了写意中国画的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科。
在《芥子园画谱》之前,中国画主要是以文字阐述的方式,来叙述绘画的源流、意境与具体画法,并不以图式解析为主。我们所经常看到的古代大家,基本都出自权贵士绅阶层,而很少有出自中下阶层与民间底层。对于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而言,不能轻易看得到历代名家的绘画真迹和当世画家的创作过程,令众多的学画人,特别是一些出身普通家庭或贫苦家庭的人,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作为中国画学习的入门教材,《芥子园画谱》的刊行,是明末清初中国绘画史与美术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在绘画教育与传播上,使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从单纯以课徒画稿和面授示范为主的小众化,逐渐走向了更为广泛的画谱刊印传布,在绘画母题的归纳与艺术观念的转换上,为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图式化的基础,在中国画分体谱系编撰上,具有不可替代的转折性贡献。尤其是20世纪以来,习中国画者之名家大师很多都是从学习芥子园画谱而走上绘画道路的。如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丰子恺、张大千、傅抱石、陆俨少……
当然,也有人不赞成初学者从芥子园入手,认为芥子园的内容过于程式化,束缚了心性表达。徐悲鸿就曾说过:“‘芥子园’之类画谱的出世,不知埋没了多少天才。因为一般人心理,大都喜欢取巧,只要有现成画谱,不必自己挖空心机来构思,花时间去找画材。所以想到画山水花鸟,人物屋舍,画谱上有的是,一举手之劳,都可解决,人人如此,中国画真要走上末路”。
本期,编者约请了美术史论专家学者从社会学、图像学、符号学、版本学、传播学、中国画画理、画论、程式化、写意精神、美术教育等方面讨论《芥子园画谱》在中国美术史上的意义。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