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时评

改革开放与广东美术

  (一)新的历史,新的开端

  改革开放对广东美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老中青艺术家积极创新,用画笔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的变化。一方面是主流美术、主题创作在新的情境中得到发扬,另一方面是对艺术形式的探索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不仅关注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生活,而且也尝试用新的艺术语言表达抒情的美感效果。

  1977年,广东画院恢复,关山月担任院长。1978年2月,广州美术学院暨附属中学建制恢复,胡一川担任院长。1978年11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广东美术通讯》创刊。1979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报》创刊。1982年5月15日,广州画院在越秀山广州美术馆举行成立大会。与此同时,广东各地的画院和美协也纷纷活跃起来。

  (二)今天的理想,明天的现实

  广东美术馆藏黄新波的版画《创世纪》(1979年)描绘的是一架纸飞机型的航空器飞向太空、穿越太阳的场面。黄新波曾经为这件作品写过一篇附记,发表于次年的《人民日报》。

  《附记》谈到:“画家要画理想、幻想,以现实做基础的理想,有科学根据的幻想。文学中有科学幻想小说,为什么不可以有科学幻想画?一架飞机,穿过日球。日球,不知有多少万度的热,现在人根本无法接近它。但去金星、木星、月球,已经成为现实,那么,将来日球肯定也是可以上去的。能上得日球的飞机,是什么个样子,难说,但总该不是现在的那种飞机吧。画中的飞机,是我自行设计的,有点美感的飞机。但这种幻想中的飞机,并非毫无根据。小孩用纸折叠的也能上天的纸飞机,是画中飞机的原型。因此,画今天的理想、幻想,也就是画明天的现实。但是,把理想、幻想变成现实,却要经过人的意志。归根结底,我的画赞美人的意志。”由此可见画家大胆的想象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想象与美好的结合,成就了这幅美好的作品。

  (三)经典的力量

  2006年庆祝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成立50周年“广东省50件经典作品奖”里,潘鹤、梁明诚的雕塑《广州解放纪念像》(1979年)、廖冰兄的漫画《自嘲》(1979年)、王肇民的水彩《荷花玉兰》(1979年)、潘鹤等的雕塑《珠海渔女》(1982年)、郑爽的版画《黑牡丹白牡丹》(1984年)、吴海鹰的油画《红花岗的怀念》(1984年)、黄中羊的水彩《儿时的歌》(1984年)、赖少其的中国画《孤云与归鸟》(1989年)、许钦松的版画《潮的失落》(1989年)、俞畅的雕塑《挑战》(1989年)、肖映川的版画《潮汕农家》(1989年)、黎明的雕塑《崛起》(1990年)、尚涛的中国画《大器》(1994年)、林永康的油画《自梳女》(1999年)、黄增炎的水彩画《同心协力》(1999年)、方向的中国画《丰年》(1999年)、郭润文的油画《沉浮》(1999年)、陈海宁的水彩《和谐的记忆》(1999年)等作品,唤起读者对40年间广东美术的记忆。2017年举办的“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里,改革开放以来的广东画家的经典作品特别引人注目。

  (四)走出去,引进来

  广东画家重视国际交流,资料显示1978年广东省参加出国展览作品累计26件,其中包括杨纳维的版画《战士指看南粤》、罗远潜的版画《南海涛声》、黎雄才的中国画《黄山雨后》、王玉珏的中国画《春暖花开》、杨之光的中国画《欢庆驱鬼胜利》等,分别赴意大利、孟加拉、德国、菲律宾、日本。1980年广东省参加出国展览作品累计39件,赴法国、日本、美国、比利时、秘鲁、澳大利亚等地。1982年,郑爽的版画《绣球花》赴法国参加沙龙展获得金质奖章。以关山月、黎雄才为代表的广东画家群体多次出访,以陈衍宁等为代表的海外广东画家,也把广东跟国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林墉也是这个时期广东画家“走出去”的代表之一。他先后于1978年、1981年、1983年三次访问巴基斯坦,相关的写生和创作在巴基斯坦五大城市巡回展出。这批作品获得广东省首届鲁迅文艺奖,并于1984年获得巴基斯坦总统颁发的卓越勋章。

  对于广东观众而言,在家门口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重要展览,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成果。1979年8月“意大利工业设计展览”在广州举办,1980年“罗马尼亚图片展”等,好展不断。1997年广东美术馆落成开馆之后,引进的展览有毕加索、罗丹、亨利摩尔、赵无极、俄罗斯绘画三百年等,品牌项目广州三年展给观众留下的记忆尤深。

  (作者为广东美术馆研究馆员、教授)


美术报 时评 00004 改革开放与广东美术 2018-12-29 9097812 2 2018年12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