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专版

中国书画30家巡展天津——暨吕大江艺术研讨会

  由天津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天津市青年美术书法协会、首都博物馆画院、河北美术学院主办,天津市美协学术支持的“中国书画30家巡展天津暨吕大江艺术研讨会”于2018年5月9日在天津鸿德艺术馆举行。研讨会由刘振虎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吕大江的艺术思想、创作理念、笔墨精神展开深入探讨和解读。大家一致认为,吕大江很好地继承了其父亲吕云所先生的传统积墨法,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开拓自己的独立绘画面貌。

  刘振虎(中国画30家巡展总策展人、“吕大江艺术研讨会”主持人)

  大江老师是苦学派走出来的,他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己的变式,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绘画讲究看山还是山,看山不是山,最后形成一种从自我到无我的理念,这种无我的感觉是比较难的。大江老师质朴真性情又加上他的勤奋,使他的画非常的厚重,这种厚重给人震撼力又不一样,提出了一种新的味道,以一个强烈的面貌推给世人。大江老师体验大自然是带着感情的,只有带着感情去体验生活才能用心画出山水作品的另一种境界。

  王振德(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理论家):

  我跟吕大江是世交,属于两代人的友谊。因为在一个院里生活,对大江最初从附中到天津美院读书,包括他上课、学习情况算是一个见证人。他学习国画、练习基本功、临摹古代绘画都非常努力。所以大江的画无论写生、临摹、创作都有很好的基础,才能形成今天的绘画面貌。大江把父亲太行山里的自然的积墨和传统积墨结合的办法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画中,在此基础上,他又加强书法的练习,强调书法如画,对快行笔与慢行笔的结合,进行深入研究。此外,因为有了父亲画太行的高度,吕大江表现太行的时候在深度、广度和穿透力方面能够在继承先人传统继续发扬光大,为北太行山水的创新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李志强(天津美院造型学院原院长、教授):

  大江的成长出乎我们意料,而且他发展到今天在艺术上有了一定的高度,我觉得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是他在吕云所老师的艺术观念指导下,从传统中来,艺术的根基是来自于对传统的认识,努力去读传统、了解传统、认知传统,才能形成今天的风格;第二面对传统要有当下的思考,还应活在当下,在继承中发展,要有对现实的关注;再者大江有自我的东西,有自己的艺术定位和艺术品位。

  尹沧海(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

  画太行,吕大江前面有两道屏障,一道屏障是贾又福先生,另一道屏障是他的父亲吕云所先生,但这是屏障又是激励,中国有句话叫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大江十年磨一剑更不一样。中国绘画最根本的审美范畴可以说是质朴和自由,这两个重要因素在大江的画里得以体现,符合他的潜质。

  赵粟晖(天津美院中国画学院人物画系主任):

  吕大江在山水上面下了很大的硬功夫,属于苦学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面貌,画面采取满构图,追求浑厚质朴, 强调真性情的流露。但他的画又很灵活,灵活不失质朴,这一点很难得,因为很多时候灵活掌握不好就变得油滑。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畅神,“以形问道”,将笔墨语言转化为内心的一种符号,从有我对真山真水的写真发展到更高级阶段的无我的状态。

  徐文汉(天津青年美术书法协会主席):

  吕大江有自己独到的观察世界、体悟世界的表达方式,他的风格不是刻意形成的,是通过自己的视觉语言来反映这个世界的,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看大江的画这几年的变化有几个特点:第一是朴实,大朴近乎大美,返璞归真,这个朴和真联系在一起;第二是厚,不但表现在绘画上的这种厚重,大江做人本身也是很厚重的;还有一点就是真,表现真的精神,真的性情,所有形式语言我觉得都是外在的,只有真性情的东西在艺术上才是最有价值的。

  李兵(中国美协理事、四川省文联副主席):

  中国山水画既需要有笔墨精神又需要有家国情怀。吕大江的山水画创作,便是符合此要求的成功案例。他的山水画,不仅吸取了传统国画艺术的养分,而且充分运用了当代审美表达,把皴法使用与写生创作有机结合,使作品既具有大自然真山真水的气象,又不失传统笔墨谨严工细的特点,既弘扬了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精神,又展示了水墨艺术的当代品质。看吕大江的作品就仿佛看到了他的率性和真诚,他的用笔洋洋洒洒、刚健有力,用墨浓淡适宜、对比灵活,着色随性自然、大胆丰富。而且,吕大江的画还折射出了他对鲜活世界的哲学思考和对现代审美意趣的独特领悟。吕大江的艺术才情和绘画实践,尤其是他对祖国山河饱含深情的赞美是值得称道的。

  孙建东(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

  看大江的作品,主要是有传统,接地气。大江的作品更多的还是在传统技法的延续上,用传统的笔墨特别是积墨工夫来表现太行山,这是他的一个特色,照此走下去应该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前途。此外他的作品是接地气的,使老百姓看了能够产生美感,是真善美的。还有一点就是和他的父亲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在长期的绘画实践当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徐晋平(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吕大江的太行山题材作品,是在大量写生以后,通过与太行山的对话把自己的情感真正表达出来,博大浑厚,令人非常震撼。从形式上说,还加了很多泼墨或者色彩,这样看上去春意盎然,激活了太行山,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孟旭耀(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吕大江画太行主题,融入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自己的太行情结,特别生活化、生动化,可读性比较强。大江风格的确立应该是自然形成的, 他的路子非常宽,现在说定型还早,表现太行只是画家的一个载体,更多的是大江对热爱大自然的这种性情通过他的画面表达出来。

  张根虎(山西省文联主席):

  吕大江感悟生活,胸怀宽广。他的作品大气厚重,南北兼容,意象苍茫,笔墨苍润,他通过对大自然的统一性的感悟和认识,从而获得了自我精神感应和境界升华。领悟了自然众美之妙之法,因而能构筑起胸中丘壑的广阔意象世界。

  颜景龙(河北省美协副主席):

  吕大江长期写生,得天地之灵气,悟自然之精神。并将人生的体验与思考凝于笔端,融入创作。注意营造意境,笔力刚健,墨色润泽。体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意境营造的把控能力。他的画平中见奇,充实而饱满。亦如他的为人平和含蓄,沉稳内敛,他以个性化的笔墨通过对意象的把握,用写意精神传达源于传统、源于自然、源于心灵的意象苍茫之美。

  冯聚成(山东省青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吕大江的艺术有几个特点:首先是继承了吕云所老师的艺术和风格,在山水上又有自己的鲜明特点,注重写生,而且画出了山水画的这种北方山水的霸气,大山大水,让人感觉豪放振奋;第二,敢于走自己的路,在继承基础上注重艺术的创新,释放自然走出自己的一条独具个性的路子;第三,大江老师为人处事豪爽、热忱,不管走到哪都带着一股春风,真诚待人,实实在在,充满阳光。

  芮顺淦(金华市美协主席):

  在中国山水画创作普遍缺失了大山精神的当下,看到吕大江老师的画、让我们重新获得了欣赏中国山水画独有的精神感动,大江的山水画融惯南北山水灵魄、在山高域远的沧桑画面中不失水墨润秀透彻的笔墨关系、凝重的山石树木、构成无不传递着他对于山水画创作的特定认知和他对于父辈艺术精神的理解与继承、以及其对于时代精神的诠释与营造。因而在他创作的作品中无论巨制、或者小品、都能憾动读者心菲。

  王志坚(湖南省美协工笔画艺委会主任):

  在吕大江的成长环境中,父亲的成就既有可能利于他的艺术发展,也可能成为他享用艺术的温床难以自拔。而极富智慧的大江则不然,取其父之道中的既同又不同的艺术道路。同的就是大江继承了父之文脉表现太行山水,不同的是大江另僻蹊径走着与父亲不一样的艺路。大江率性真诚,直抒胸意,在绘画上的用笔用墨颇为豪放大气,却又不拘小节,他的那种大开大合的表达颇具风采。他的画亦重经营,艺术语言则在朴素中见律动,豪迈中见内敛,直呈己意且放中有收,细致中不取拘谨。故大江的艺术是既不失传统却又侧重于当代,在当今山水画界中可谓实力派、在艺术界中也称得上佼佼者。

  郭正英(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副会长):

  吕大江的绘画既有师承又有创新,笔墨娴熟,技法独特,构图新颖,题材地域特证显明,画面饱满厚重,气韵生动鲜活。给人以率真恣意、情真意切、奔放自由之感。相信他在艺术的探索和实践中,在与太行之美的不断对话与交融中,不断迈向艺术高峰。

  高维洲(国家一级美术师):

  吕大江得天独厚,以父亲为楷模,“名师出高徒”,站在父亲的肩膀上苦寻攀登,基本功扎实。并不断地向自我挑战和探索。在画山、树、牛等方面有自己的笔墨语言和灵性,逐步张显着大气浑厚雄壮之美。画如其人,做事做人爽爽朗朗痛快淋漓,是可交的朋友,可信的老师。

  张哲珠(吉林省美协理事):

  吕大江老师的画,传统笔墨功底扎实深厚,个性风格突出,雄伟壮观,气势震撼,与他的豪爽性格一致。期待大江老师的画更上一层楼,有更好的优秀作品出现。

  翟永华(山东省书协理事、曹州艺术馆馆长):

  与大江相识相知数年,他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有三点:一是路子正统。大江自幼在尊父吕云所先生的言传身教下步入书画的正脉,并打下扎实的童子功。在这一点上,大江优势明显,使用起来也颇“奢侈”;二是积累丰富。大江广交朋友,广结善缘,与他相处如沐春风。他善于倾听朋友们淘心窝子的话,并抓住每个人的知识精髓点,归纳总结,为我所用,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境界;三是心态平和。大江一向淡泊名利,不激不厉,对待艺术虔诚执着,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写生。天道酬勤,艺术和这样的人是有缘分的。

  杨乐友(山东省国画院副秘书长):

  我与大江老师也有十几年的交往了,人说画如其人,这一点在他身上表现得尤为充分,他近几年的作品明显流露出他的率性,这个境界是比较高的。大江老师一方面承载着家传的担当,一方面也彰显了他的艺术天分和追求,两者相结合构成了其对画好山水画的特殊情感和理念追求。其作品奔放豪迈,由于其传统功力扎实深厚,在放的同时还能收的住,这是很难得的。厚道作为山水画的主流人文精神,这一点他从父辈吕云所大师那里继承了下来,而又在此基础上增添了率性之笔,使作品增加了更多变化,既凝重又轻松,感染力也得到提升,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讨。

  赵金鹏(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工作室画家):

  和吕大江老师可以说一见如故,首先感受到的是他待人的豪爽与亲切,是一位值得深交的艺术家,画如其人,他的作品下笔果断,构思独特,画面所呈现出的是酣畅淋漓的墨色与异常生动的气韵,给我触动最深的是他作品笔墨的节奏感非常强烈,用笔抑扬顿挫收放自如,强烈的浓淡对比,独具匠心,使画面透露出大气磅礴的气势,俨然是一位大自然放声的歌者。

  翟承海(山西省工笔画协会副主席):

  观大江作品,感到其构图大胆,用笔繁密,着色淡雅。笔墨苍茫厚重,气韵生动,构图上,其采用满构图,在适当处留有气口,沒有气口之作即采用留白的云雾透气,使画面满而不死。在用笔上,吕大江采用勾勒、皴擦、点染、多用点线,巧用留白,使作品浑厚华滋,气韵生动。

  张秀萍(大同市美协副主席):

  吕大江给人第一感觉就是为人质朴,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他把这种热情体现在绘画上,构图大胆,用笔繁密,着色淡雅,努力开拓自己的独立绘画语言,其采用满构图手法,不留天,不留地,使画面满而不死,追求的是浑厚质朴。

  杭中吉(上海文史馆特聘研究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理事):

  从吕大江的作品中,我们看到水墨淋漓交融,笔笔生情,用笔洒脱写真。他是名家之后,在他父亲吕云所的传承下有所提炼和升华,有自己的用笔特点。他的作品从从传统走出来,知道中国传统的来胧去脉,知道写生中怎么与大山对话,与大自然对话,有他的自绘画语。


美术报 专版 00018 中国书画30家巡展天津——暨吕大江艺术研讨会 2019-02-16 美术报2019-02-1600009 2 2019年02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