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0版:专版

濮承三书法一二谈

  诸暨濮承三,字启明,现为诸暨市古越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父濮乾远乃诸暨书坛宿耆,诗墨俱佳,寿臻98岁羽仙,颇得钱君匋、王伯敏、刘江、沈定庵等书画名流赞赏。

  今年六十挂一的濮承三自幼在兼修诗文又雅好收藏的“父墨”的熏陶下练习书法,就书画艺术而言,如果有童子功打底对日后提升技艺非常重要,那种“不隔”的感觉不仅影响书写行为,更影响书写者的审美倾向。书法在古代相当长的阶段是处于日常书写状态,当然随着各种书体的全面成熟必然也有自觉的“创作作品”伴生,而书法实用的前提保证了书法家进入“创作状态”时往往不会“隔”,能够在“创作状态”的同时使落笔“不隔”,是古今书法不相类的区别所在,许多搞书法多年的人为什么无法从临摹过渡到创作,问题就出在“隔”上。濮承三从小耳濡目染,擅多种书体,“乘物以游心”,会心处不必在远,写字是自然而然的事,不用刻意去追求什么“创作”而创作就在自然而然的养素全真的挥洒中,这种无污染的“不隔”正是眼下缺少的日常书写式的珍贵创作,在浙江的地方民间书法高手还是时常能够见到,只是他们平时不显山露水,也不屑去和哪个派哪个山头一争高低罢了。

  诸暨固然出个性化强烈探骊得珠的书画大家杨维桢、陈老莲、余任天等,另有一路还是秉持中庸,在继承中谋篇布局,濮承三走的大抵是后面一种路子。他自述行草效仿苏黄米蔡宋四家,再从二王赵松雪讨生活,应该说这样的书学途径与常规没有多大区别,濮承三的也是游走各家之间,不作往哪家哪户多“站队”的考虑,而是潜心各家的好处,默默消化融合,作品呈现不事张扬,温文尔雅的气息,有点诸暨特产香榧的味道。如果一定要敲定他的书法往宋四家中的哪家靠,我觉得偏向于苏东坡蔡襄的神采,尽管其字的面目不太像苏字蔡字而与米芾接近,间或掺杂点黄山谷的笔趣,总体上濮承三更喜欢内秀的东西,他的书法的基调也是静中蕴动,而非动中蕴静,是浙江书风的一个剪影,比较北京某些书家的狂飙激进,浙江书家的“越剧”色彩依然浓烈,但请注意,“绍剧”是浙江的,浙江要唱响遏行云的高亢“绍剧”同样是拿手好戏,既然是“剧”,一定较“号子”雅训,可惜书法圈很多人不懂,或者根本不愿意懂,故大可不必要求唱越剧的非得去唱绍剧。濮承三的“越剧”腔书法般配诸暨的山水人文,文心剑胆是江南文化历久弥坚的法宝,外人通常很难“偷盗”。

  有人谓:篆隶楷书的造型与雕塑建筑无异,行草书则似音乐与舞蹈。

  濮承三行草之余亦留意秦汉篆隶提炼,其行草书的不激不厉,多少受到他研习篆隶书的影响,从书法欣赏的角度,无论哪一种书体,设若一个书家能从中添加更多其他书体意趣而不露痕迹,则其书法必然会增加耐读耐看性,濮承三书法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美术报 专版 00030 濮承三书法一二谈 2019-02-16 9366186 2 2019年02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