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5版:群艺

文章导航

徐氏“跳刀” 独步武林

  在龙泉大师园见到徐朝兴时,他刚散步回来,和弟子用家乡话谈论着“跳釉”的问题。

  泡好了茶,徐朝兴拿出手机给我看,说“今天早上也是5点多起床,又到河边游步道走了8000多步。”晨练结束,徐大师会写点书法。草篆行隶,别具风格的书法作品一字排开,看着养眼。“我写书法,没拜师、没临帖……全靠自学,”徐朝兴说,2018年他写了70多幅作品,准备办个人书法展。

  徐朝兴,当今龙泉青瓷的传人,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首批“非遗”龙泉青瓷传承人。外界不知道的是,他一生的成就,都是拿命“换”来的。

  曾经爬进高温窑清理煤渣,全身烧伤,曾经没日没夜地在工作室研制青瓷,以致疲劳过度、不省人事……

  一代青瓷大师的人生画卷,沧桑而厚重。

  “跳刀”,独门绝技

  “早上比较安静,人的精神状态也好,”徐朝兴一边让瓷碗在机器上转,一边用手拿刀腾空“跳”动着,十几秒的时间,充满韵味的斜纹脱颖而出。

  在高速旋转的坯体上抖动刀,用剐、刻、拉等技法,将千“线”万“点”划刻在坯体上,形成各种纹饰。

  “跳刀时,必须屏息凝神,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作品上。”为了达到纹理细腻、均匀的效果,徐朝兴亲自改良了修坯刀,刀头部分有一定弧度和弹性。

  短短一两分钟之内,徐朝兴要在坯体上留下成千上万刀,千点万线的有序排列,形成了精美的跳刀纹饰,令人惊叹。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凝聚着徐朝兴几十年的功力。

  “跳刀这一技法非常难学,稍一失误,就会造成整件作品的残缺。很多人来找我拜师,学习跳刀,没学几天就回去了。跳刀还是要静下心来,潜心练习的。”徐朝兴说。

  国际陶协主席TongFmks看了徐朝兴的跳刀绝技后,赞不绝口:“就像是在欣赏一场赏心悦目的艺术表演,你的‘抖’堪称世界一绝!”

  成长跬步 皆是财富

  上世纪50年代,做瓷碗是没出息的事情,却是老百姓谋生的手段。13岁的徐朝兴,因为家里贫困,吃了上顿没下顿,不得不去作坊里学做瓷碗。

  1956年,年仅13岁的徐朝兴来到离县城40多公里外的乡下作坊,学做瓷碗。“瓷厂很远也很偏僻,不通车。父亲带我从早上六点走到下午四五点钟才到,一整天我踉跄地随着父亲走着长长的山路。”

  乡下作坊,生产设施与普通的砖瓦厂差不多。年幼的徐朝兴因为不怕苦、不怕累,手脚勤快,常受到师傅们的夸奖。

  1958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要恢复我国历史名窑、恢复龙泉青瓷。龙泉瓷厂也在民间艺人和职工中选拔了8人,组成仿古小组。徐朝兴与师父李怀德一起入选。经过一次次技术攻关,无数次试制,终于在1959年国庆前夕研制成功几近失传的弟窑产品。1963年,哥窑产品也仿制成功。自此,龙泉青瓷进入了再度辉煌时期。

  1976年,他从试制组调至龙泉青瓷研究所,从事新产品设计与工艺科研工作。1979年,徐朝兴创作成功生平第一件能摆进艺术殿堂的作品——《中美友好玲珑灯》,被外交部选为国礼赠送给美国领导人,现收藏于白宫。

  因为青瓷研究的突出业绩,1980年组织上破格提拔徐朝兴任龙泉青瓷研究所所长。这一年,徐朝兴才36岁。

  凝魂之釉 通神之形

  出任龙泉青瓷研究所所长后,有一次,徐朝兴在北京故宫看到一只青瓷大盆,直径约40厘米左右。他突发奇想,如能把盘径再扩大一点,制成哥窑挂盘,必获佳效。于是他夜以继日研究试制52厘米迎宾大挂盘和1.3米迎春大花瓶。厂里还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一起制定设计方案,调整配方、上釉、烧成工艺等制作方法。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关,有时连续几个晚上都在试验工场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多30余次反复试制,这两件哥窑产品终于试制成功了。随后,他创作的52厘米迎宾大挂盘在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会上,荣获一等奖,获得艺术瓷总分第一名。现收藏在中南海“紫光阁”。

  另一件1.3米迎春大花瓶则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1.3米的大花瓶,是当时在艺术上的一个创新,我们模仿古人,但也希望在传统的基础上做出一些特色。当时我是趴在地上完成的图纸,然后将两张图纸拼在一起,画出这个花瓶,”徐朝兴说,上世纪80年代,没有现代的烧窑,还是使用传统的煤窑,制作如此大的花瓶,从泥料配方到施釉都有极大的困难。

  除了哥窑产品的创新,80年代,徐朝兴还将哥窑和弟窑做了完美的融合,做出了《哥弟混合三环瓶》,整个造型设计为透空环形,口肩部配置两只耳环,在工艺上采用洒浆法,突破了哥窑、弟窑历来不能混合制作的传统,把哥窑泥与弟窑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经1310℃的高温烧制而成。

  薪火承传 青瓷文脉

  1996年徐朝兴创建了“龙泉朝兴青瓷苑”,以个人的实力和名望继续推动龙泉青瓷艺术的发展。“青瓷苑是不盈利的,但我用自己的作品来养活它,因为龙泉青瓷需要这样一个地方,让更多的人到龙泉朝兴苑上班,也是帮助当地政府解决就业问题。”

  从艺50多年,徐朝兴一路建功立业。如今,徐朝兴的儿子徐凌、儿媳妇竺娜亚是浙江省最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手足情”、“江南春”、“梅子青”和“秋韵系列”分获金、银奖。妻子韩红军的刻花技术在龙泉曾名噪一时,众人皆知。徐朝兴带出来的徒弟有全国陶艺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或丽水市工艺美术大师,大都活跃在青瓷第一线。


美术报 群艺 00025 徐氏“跳刀” 独步武林 2019-03-23 美术报2019-03-2300009;9709037 2 2019年03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