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基础教学如何遇见未来
编者按:基础教学是高等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决定了高度,也决定了方向。3月15日,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基础部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大型展览“遇见未来——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基础教学研究展”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大学城校区)正式开幕。此次展览由李劲堃总策划,杨小彦策展,宋光智、刘莉、刘可、陈朝生统筹,左正尧、胡斌、陈晓阳总监,罗奇执行策展。展览包含美术馆主展场共计八个展厅及三个平行展场,从全国17所重要艺术院校的师生作品中选取500多张,以一种文献学的严谨立场,呈现出大量的教学案例,并以此为契机,与各校专家共同探讨艺术基础教育在当下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正如策展人杨小彦所言,今天的艺术,无论就其表现形态还是审美风格来说,已经变得如此多元,以至于我们根本就无法强行统一其中的技法规约。而所有学习艺术的人,一开始面对的就是基础。于是,基础就变成了真正的难题。如何正确认识与辩证掌握艺术基础知识体系,则显得尤为重要。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回首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史。他认为,重大的变革往往都始于基础教学的变革。如,1955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素描教学座谈会议明确了素描的现实主义方向,并向全国推广契斯恰柯夫教学体系。1979年,第二次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素描座谈会在杭州举行,会议提出了在共同的教学目的下,素描可以根据各专业的要求有所变化。
那么,如今千禧一代已经走入了大学校园,他们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新型美术人才,是摆在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共同课题。
广州美院基础部发起此次研讨,正是希望藉此挑明问题,晓畅大义,使基础教育与艺术创作在专业上达到合二而一的目的,从而为推动学院教育建立有效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