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模式的变化
■段君
梳理2000年以后到现在这19年的时间,我发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场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代艺术从上世纪80年代进入到广东美术馆殿堂,到最近十几年,越来越多的展览选择在社会化或者非艺术化的空间里去举办,从中产生了更有意思的东西出来,推动了当代艺术的创作。我们还可以看到,今天有很多展览不再叫“展览”而是叫“项目”。举几个例子,一些展览在展出模式、操作方法等方面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上海的某艺术空间里,两位艺术家把自己的作品搬到展厅,邀请普通人每天对他们的展品进行变动,随意组装,因此在展览期间,展品每天的形态都是不一样的。有个叫胡向前的艺术家,他在北京跟广州选择了虚拟美术馆的开幕,其实也没有美术馆,他找了一个地方,门口挂了个牌子,没有看到现场,以他的名字命名“向前美术馆”开馆了。这是对美术馆体制产生冲击的案例。还有将烧窑的砖厂、棉纺厂等改造成展览空间的例子,都很有意思。
在中国的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努力之下,展览模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当代艺术的更新。这里不存在优劣,作品的鲜活感更加重要,也不一定要追求历史感和作品的经典性,或者基因化,只是追求更加自由的状态。
(作者系批评家、策展人,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