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格调

助力美丽中国

我们一直在路上

  诗意地栖居,应该是一种美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用一种艺术的方式,表达现实或想象的描述。

  中国的乡村,一直以来是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承载了人们对于美的向往。通过美育来达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正是我们对于乡村振兴的一种诠释。2015年底,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积极发展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等细分业态”。在中国,近几年民宿行业发展迅速,一批批艺术生活化民宿应运而生。民宿的发展带动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转型。

  民宿经济对“三农”的带动效应尤为明显,民宿旅游把需求旺盛的消费者群体吸引到农民家门口,创意农业、体验农业等成为乡村旅游的延伸内容。到2017年底,浙江公安系统登记在册的民宿达16233家、总床位超15万张。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创意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对于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口号目标,以创意产业推动地方可持续发展,设计服务乡村振兴。

  返璞归真·重现历史古村落

  提起古村落改造生活空间,不得不说位于桐庐环溪五村的徐畈村民宿与荻浦村猪栏酒店。徐畈村民宿根据现有保留的宗族文化场所,尝试性地植入体验式经济设计,通过“一堂一角色”“一节一手艺”来实现游客参与文化旅游。它由中国美术学院望境创意团队倾力设计营造,按照“乡村人文居游共同体”为定位,尊重原有的建筑形态与原生态景观,融合户外自然和室内的历史空间,诠释古建筑独有的特点,让住客充分感受民宿的独特品质,分享归隐田园的心灵触动。

  而荻浦村猪栏酒店在现有的“猪栏茶吧”基础上,以人文雅居为核心理念,以乡朴寂空为美学意向。在原有徽派建筑格调的基础上,通过多种传统泥石材料的空间演绎、精巧结合,强调传统出新,打造典雅、质朴、淡然的空间居所,变身为带有浓厚怀旧色彩的乡村民宿。

  别具匠心·独特的生态建筑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是尘世中的诗意栖居。拿杭州富春江的“船屋”来说再适合不过,其概念和形态便是源自当地的古老风俗。明初至清中几百年间生活在这里的水上部落“九姓渔民”,形成独有的船居文化。建筑内部拱状空间天生的方向性,引导了结构的序列和节奏,建筑内外清晰可见拱梁和圆木构成的完整结构体系。凭栏远眺,野旷天低树,夜幕降临,江清月近人,五艘船屋横斜在树冠之间,轻盈灵动。

  再如莫干山裸心谷的夯土小屋和树顶别墅,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这里不仅是艺术家也是都市白领向往之地。整座度假村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荣获了国际LEED绿色建筑铂金级认证,也在2012年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世界上必去的50个地方之一。裸心谷的理念就是崇尚自然,“裸心”意味着回归本质、过简单的生活。它的设计注重和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远离尘嚣,回归大自然,探索真我。

  质雅空间·活化民俗文化

  为大家所熟知的丽江束河民宿位于束河古镇镇中心,由束河老村庄改造而来,具有书吧、茶吧、酒吧等公共休闲空间。团队对它的改造从保护与培育生态系统出发,恢复与传承民间建筑与手工艺,从挖掘与演绎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主题景观等层面入手,力求使束河古村恢复最佳生态环境状态,呈现其特有的历史人文风貌。除了结合场地条件的丰富变化来组织对外部环境的视廊、强调借景外,束河民宿更体现自然属性的泥墙、泥砖等原生态材料构建景观空间的主导性要素。

  让建筑富有温度活力,让人们体验隐喻于山林的灯光之暖,位于贵州省兴义市普安县的江西坡高端民宿酒店就是这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资源独特、民俗文化深厚,场地内有茶田、自然村落和林木等。它结合自然聚落肌理的提炼,汲取当地民族风、习俗,让建筑形式和布局扎根当地,融入民族,生于自然,因而经久不息。

  寄情山水·体验人文居游

  山野作伴,田园为趣,云漫松间民宿的设计源起于兵哥的“归家”梦——无拘无束、随性自然。设计团队在保留泥墙上岁月斑驳的痕迹,和特色山居外观的同时,将现代化的设计糅合其中。调和新与老的激烈碰撞:旧格局与新建材的融合。

  后坞生活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态度。它由中国美术学院校友王天鹏设计,遵循不破坏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不改变原房屋夯土墙、木结构,将村民老旧的农房改造成推窗就能看见竹林的房间;将猪圈改造成工作室,将石头墙、夯土屋都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夯土屋是后坞生活的特色,泥土的厚重与树木的坚实构筑成人们的心灵栖息地。

  一些民宿风格定位极具特色,既有年轻时尚路线,也有高端商务范儿,在不断超越自我中,共融共生,相得益彰。而鸬鸟民宿聚落便是当中的佼佼者,它依靠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优势,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从2014年起,陆续建有菩提谷、溪上缘舍、汤坑6号、阅竹山居等高端民宿10余家,菩提谷、溪上缘舍还分别荣获2015、2016年杭州市民宿示范点。结合余杭区“醉美余杭一带一路”民宿品牌,将形成“三群多点”民宿布局,以满足“高端、中档、大众化”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乡村文化再造是批判性继承和扬弃的过程,既要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粹,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自我反省和自觉更新。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要求。“美丽中国”成为温暖亿万人心的词汇,点燃了中华儿女开创更美好未来的热情。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中国美术学院一直追寻着人与自然的“山水之乐”,人与空间的“和谐共生”。从美丽乡村走向美丽中国,我们一直在路上。

  (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望境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师)


美术报 格调 00020 我们一直在路上 2019-03-30 美术报2019-03-3000010;9771330 2 2019年03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