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由我出
不由法出
黄易对后世学人的
启示
■包子捷
黄易(1744—1802年),字大易,号小松、秋盫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书画篆刻家,清代印坛“西泠八家”之一。黄易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家境优越,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与艺术熏陶。其族人精通造船与河防,他后来的官职也与水利有关。因为他是在以做官为主职的同时“兼职”艺术的,所以他的艺术风格没有媚俗性与功利性,而有的是随意性与抒情性,处处凸显着个性的收敛与张扬。他以其杰出的艺术成就与非凡的天赋,给后世学人留下了厚重的艺术财富和精神财富。
艺术上的实践精神
黄易艺术上的实践精神主要表现在其访碑方面。黄易一生的仕途生涯基本是在山东运河附近度过。在他任职水利专家的业余,一有闲暇就去寻访历代文化古迹与石刻碑铭,其足迹遍及齐鲁大地。如在嘉庆二年春,黄易与友游泰岱,同年夏作《岱麓访碑二十四图》记其事。并跋文曰:“嘉庆二年正月七日,余携女夫李此山游岱,自邹鲁泰郡,淑气虽舒,磐道犹雪不及,登山逐至历下与江柜香,二月至泰山登绝顶,遍拓碑刻,夙愿始偿,遇胜地自留成图二十有四,并记所得金石以至古缘。”此图是黄易一生绘画的经典之作,被他的好友孙星衍题跋曰:“秋盫并记所历,为二十四图多余按部时所至。意境独造,非亲涉者不能知其神似。”可见黄易此图内容是实事求是的符合客观访碑经过的。
纵观黄易一生的画作,绝大部分都是其一生寻碑访友和业余生活的如实记录。19世纪俄国著名哲学家、文学评论家、文艺理论家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黄易用其毕生的艺术实践为我们作了最好的注脚。
艺术上的包容精神
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是黄易艺术的包容精神,他的书法绘画广收博采前人的艺术精华。
黄易的书法包括了真、草、隶、篆常见的书体,流传至今的正式书法作品多为隶书,是典型的崇碑书法。如存世的隶书作品《杜甫南池诗》扇、隶书七言联、隶书汉碑轴等。虽然在书法上黄易是主攻古隶的,但我们从他与朋友们平时来往的信件中可以看出他主要用楷书、行草书来写信件。其中可以看到他受传统二王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宋四家”等人的影响,他的师父丁敬和挚交翁方纲的书风应该也对他的书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黄易包容了对他有影响的这些人的艺术主张与风气,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书法特色。
黄易的绘画也师法多家。他主攻的山水画受到了“四王吴恽”山水画的影响,尤其是王翚、恽寿平,对他影响更为突出。他的绘画内容也选材广泛,除了山水景色,也有花石草木。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其名篇《书谱》中有云:“故亦旁通二篆,俯贯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飞白。若毫厘不差,则胡越殊风者焉。”不仅是书法,在艺术上都必须广泛涉猎,集各家之所长,再推陈出新,才能臻于妙境。
艺术上的独立精神
明代周应愿在印论《印说》中云:“法由我出,不由法出,信手拈来,头头是道,如飞天仙人,偶游下界者,逸品也。”他把“法由我出,不由法出”是篆刻艺术的最高标准,突出了印人的个性特征。如果说黄易在书法和绘画上是“包容”的,那么他在篆刻上则是“独立”的。
黄易出身在产生大家的时代。他的篆刻师父——丁敬的出现,在中国篆刻史上独树一帜。丁敬曾有“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的诗句,这是他对艺术创造精神的充分肯定。乾隆二十七年,19岁的黄易拜丁敬为师,丁敬对他充满了希望:“他日传龙泓而起者,小松也。”最终,以丁敬、黄易为首的“浙派”开辟了篆刻领域的新时代,为清代的篆刻艺术迎来了辉煌。以“小松所得金石”为例,此印章法自由灵动,刀法碎刀短切,使得整体效果自由奔放,尽得汉印遗风,很多人认为这是黄易汉白文的代表作之一。
行万里路 交八方客
黄易一生是“活到老,学到老”。访碑图中所显示的交游,很好地说明了他“行万里路”的事实。黄易交往过的艺术界挚友有很多,下及山林隐士,上及朝廷重臣。从目前故宫博物院所藏黄易的尺牍中,我们可以看到与黄易进行尺牍交往的、有名字的就超过40人,其中以江浙师友居多,除了西泠诸家,还有清代著名书画家陆飞、清代著名金石学家何元锡、丁敬同门弟子钱塘布衣陈灿等,在这些尺牍中也可以看出他的交游。另外,黄易一生最大的知己是翁方纲。年长黄易11岁的翁方纲是京师重臣,进士及第,官至内阁大学士,与黄易有金石考据、收藏、善书画的共同爱好,这成了两人交往频繁的根据。在与翁方纲的交友过程中,他们往来信札频繁,奇文共赏,疑义相析,在相互砥砺中黄易的艺术日臻完善。
沧海桑田,大师已去。黄易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他的艺术珍品,在丰富我们精神文明的同时,更有给我们的无限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