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关驿
■韩健畅(西安)
出了辋川,我们辋川画院一行,和蓝田县王维文化研究会联袂,踏勘考察王维《辋川集》二十景。一路左拐,从薛家村上山,经过风门子、莽石湾、支腰石、六郎关、草坪,到蓝关驿时,雨已经密了。
在青石岭吃饭时,雨才开始下。山里的雨,刚开始飘,还不是雨点,先是牛毛一样的雨丝,凉凉的有点撩人。再就是起雾,雾由淡到浓,顷刻间就涌动漫流,遮天蔽日,一会会就看不见近在咫尺的山峰了。这山峰原本就在眼前,忽然间就消失了,对面只有夹着雨点的云雾,把千山万壑封锁成了白茫茫的一团。
温度也下降了。我们只好回到青石岭这户人家,一边等着饭,一边就摆开茶具泡茶,觉得有些冷的人就坐在炕洞门口烤火。山里树木的硬柴火呼呼地被炕洞吸进去,围着火立马就感到暖暖的了。李鸿照兄还站在屋檐下,隔着滴答成线的檐溜看雾。这山里的雾很耐看。我却一边和这户人家一位姓尤的老先生交谈,希望能得到关于这条蓝关古道的我们已有知识之外的讯息。青石岭现在还属于六郎关村,现在叫嘴头子,可是早先叫大圣山。当然,这叫大圣山照例有民间传说,也和远古的不可稽考的一位娘娘有关,并且说是战争,把守此山的两位将军,一位王禅,一位孟水。
饭毕,近两点,我们告别尤老先生。此时已经是下坡路,过碾子湾、草坪、大坡垴、窄坡关,蓝关到了。
兀西军是蓝田县美协主席。1996年,陕西省计划恢复蓝关古道,作为一项文化旅游线路,集中了一些人,作可行性研究。兀西军和另一位由图纸作蓝本负责画这条线路,于是走完了这条线路,目睹身历了这条线路在当时的状况,对蓝关驿彼时的面貌有着比较清晰的记忆。
站在新开的水泥路面上,雨雾淅沥。他指着右手的坡面说,那里就是蓝关。
雨水已经渗透了坡上的泥土,裸露的泥土的颜色变得有些深黑。春来的萌发的绿草挂满了水珠。我不犹豫地开始往上爬,湿透的泥土松软的在脚底下陷,但是我尽量找有草的地方下脚。坡有些陡,我倾斜着身子,并且找能抓住的树枝或者去年干枯可是还不朽涅的草棍助力。兀西军也跟了上来。
当爬上坡地时,脚下全部是一幅草毯,只是挂满了水珠。前面是一个壑口,右手是陡直的石头嵖岈的峭壁,左手也是石头混合着沙土的崖壁,中间开阔,成一个葫芦状的不规则空地。壑口有四五米宽。兀西军说,这里就是蓝关的关门,早先还能看见砌垒关门的砖头跟石头,二十多年过去,啥也没有了。可是你如果在这里刨,应该还能刨出那些砖头。驿站就筑在这里。出了驿站,路就渐渐的向高处蜿蜒而去。
我站在高处,向来处痴望了一会。荒草没径,新生的春草和枯枝交杂拥挤在一起,遮住了视线。路在来处被高耸的山坡横断,又在去处随着盘旋消失。而古道曾经被开拓的痕迹依稀宛然,犹在目前,并未随着废弃和耕作而面目全非。
蓝桥就在近处,居高望远,蓝水逶迤。而四面玉山,春来葳蕤,正笼罩在濛濛的雨雾里,草木也因雨而显出茫茫苍苍的深厚,而非嫩绿。
蓝关道在半山腰。驿站在蓝桥的上边高阜处。蓝桥驿因了山势和开辟的艰难,是逼仄而小巧的。却也因了在半山腰,居高临下,而显得险峻而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兀西军说,韩愈就是在这里见到韩湘子的。对韩愈的诗我是很熟悉的,背诵如流。而也因为这首《左迁蓝关示侄孙湘》,这条古道上的这个馆驿名闻天下,一千多年来,韩湘子也因这个故事被很多人事演绎得以不朽。
韩愈的心里是真的很悲戚的。宋代刘斧的《青琐高议》把这个历史的瞬间记述得真切、传奇而清楚,千载而下,历历在目。那时的雪,要比现在的雪大得多,铺天盖地。在这样的冰天雪地里,在这样渺茫的一条不可知前途的路上,八千里贬谪,还能想着圣明弊事,而他,却的的确确是衰朽残年了。
从驿站故址上弯弯绕绕的好不容易下来,鞋上已经沾满了湿泥和草枝。但是我觉得很值。以后还要再来,再好好的多走走,把这条道往前往后延伸着走,一直走到丹水之北淅水之南汇流处的秦汉武关故址。其实,李白出长安,南下江夏,也走的是这条道。刘邦入关,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