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课程学分好拿吗
专访杭州师范大学公共艺术课教师胡易知
■本报记者 黄俊娴
作为一所师范类综合高校,杭州师范大学是属于较早地把公共艺术课纳入教学计划的院校之一。多年来,学校要求师范类学生必须要修满艺术类公共课程的4个学分。胡易知是该校公共艺术教育部书法与美术教研室的主要授课教师。近几年,胡易知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中国画、美术鉴赏等公共选修课程。
在诸多公共艺术课程中,美术类公共课是否受学生欢迎?理工科的学生对艺术课程的接受程度又是如何?公共艺术课的理想课堂状态该是什么样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胡易知。
美术类公共课成热门选择
记者:作为公共艺术课的专业教师,请您谈谈教授非艺术专业学生的一些感受。
胡易知(以下简称“胡”):最近几年,主要给各专业学生开设中国画艺术等课程。中国画是属于比较专业、比较深奥的一门学科,我所面对的是来自各个专业的学生群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角度。所以,首先应该考虑如何使他们能够接受这门课程,然后通过深入浅出的授课方式让他们逐渐了解和走入这门艺术。从刚开始外行人雾里看花,慢慢通过简短的几次课程,让他们能够感知到这门艺术的魅力,并逐渐喜欢上这门艺术。以中国画课为例,我一直在努力尝试让他们真正地感知到中国画最纯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高度。
记者:在诸多公共艺术课中,美术类公共课是否受学生欢迎?
胡:由于艺术专业的特殊性,确实存在有较多学生愿意选择美术类公共课这样的普遍现象。有的学生表现欲不强,不敢在众人面前跳舞,有的学生不善音律,不敢开口歌唱,这或许成为他们选择舞蹈和音乐类课程的障碍。但是绘画或者书法艺术课程多在案头授课,不愿动笔的学生或许愿意选择听老师讲绘画鉴赏,不善绘画的学生或许也愿意坐在画桌前多少画几笔。所以相对来说,美术类课程由于学习方式和专业的特殊性,更加容易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很多时候,美术类课程选课的人数往往远超过开课人数限制。
工科思维也能很好地理解中国画
记者:在您所教授的中国画课程的学生中,专业背景不同,对中国画理解、接受的程度是否存在差异?
胡:在专业美术教学中,大多学生具有人文类的学习背景和思维习惯。但在公共艺术教学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理工科专业的。其实学生的兴趣点不完全取决于他们的专业是理工科还是人文类学科,一个人对艺术的偏好与自身的专业并无太大关联。理工科学生中也有浪漫的文艺青年,有许多人即使最初从事的是理工科专业,后来却阴差阳错地从事了与艺术相关的工作,这些都不足为奇。
我并不认为人文专业的学生一定擅长学习艺术,理工科学生一定不擅长。从我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来看,这两类学生在艺术理解力和艺术天赋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他们理解艺术的思维方式是很不一样的,因此,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关键。比如人文类专业,尤其是中文系、历史系的学生,他们本专业积累的文史哲知识能使其从史的角度、从对诗文的理解,以及从哲学的深度上更好地领悟中国画。顺应他们的思维特点,鼓励学生探寻绘画的审美内涵,同时培养他们在绘画实践体验方面多一些理性的认识和逻辑思辨能力,避免盲目感性。而理工科专业,比如数学系、物理系的学生,他们的日常专业学习可能与中国画毫无关系,但是他们的逻辑能力和对规律性事物的理解能力很强。比如,谈到笔墨技法,他们会更明确、更有针对性地去思考,会在艺术实践体验中不断地提出疑问,“这个用笔是竖起来画,还是躺倒画?”“这种墨色应该加多少水能达到效果?”虽然我们都知道中国画不能以恒定的规律去总结所有的笔墨技法,但是对于一个刚开始尝试入门的学生来说,这些逻辑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进入到技法练习状态中,同时引导他们对绘画采取一些感性的认知,避免盲目理性。
公共艺术课程修满分并不难
记者:《高校美育意见》提出“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压力吗?
胡:早在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就明确提出“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这是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学分做出的基本要求。我们作为师范类大学,要求师范类学生必须要修满4个学分的艺术类公共课程。
艺术类公共课程区别于必修的英语、思政类公共课程,学生的选择面则更为广泛。就我个人而言,曾开设过5种不同门类的美术课程,现在每学期开设三种美术类公共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学校要求的学分是固定的,但选择门类是多样的,学校已经考虑到尽可能地涵盖大多数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学习需求,学生可以从中选择感兴趣的艺术门类。
除了课程门类有很多选择之外,授课形式也有很多选择。如有以教师授课为主的鉴赏类课程,也有教师与学生有更多互动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课程,还有纯实践类的课程。所以在我看来,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公共艺术课的理想状态
记者:公共艺术课的教学现状存在哪些问题?您认为比较理想的公共艺术课授课状态是什么样的?
胡:我之前也在做相关的教改项目。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说,在很多公共课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观众”的状态。另外,很多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课堂学生人数过多,最多的有80到90人的规模。当然,公共艺术课和专业艺术教学有区别,公共艺术美术类课程教学不可能达到像专业美术教学那样,一个画室里只有十几个人,但公共艺术课至少要有小班化的趋势。20至30人的小班化教学是公共艺术课程改革以及优化授课状态的直接路径,这样教师可以更多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比如中国画课,我如果只是在讲台上用一个幻灯机做教学示范,透过机器和幕布让所有人去看“墨分五色”,学生是感受不到的。小班化教学能让教师走到学生中去,让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接触中国画,近距离感受中国画的用笔,感受水墨,而不仅仅是一个远距离的观众。学生亲临中国画的水、墨、纸、笔,虽然不一定能画出一张很专业的画作,但是这使他们获得了一条走进中国画的极佳途径。当然我们也不能因重视艺术实践教学,而忽视了艺术理论教学。结合中国画艺术欣赏,讲解绘画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不断思考中国画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利用小班化的教学规模,走到学生中间,带领他们感知艺术,更有效地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得,体会中国画艺术的真谛,这是我觉得比较理想的授课状态。
记者:公共艺术课程结束之后,学生是否有了主动参与艺术活动的习惯?
胡:很多学生从一开始对艺术无感,到主动去参与学校内外的艺术活动,他们开始愿意去看展览,去参加一些艺术沙龙的讲座,艺术渐渐开始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我很欣慰能看到他们在课程之外有了更多的收获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