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论说

不临习何以致深入

循序渐进的国画教学

  由临摹、写生、创作这三位一体组成的中国画教学体系,任何时候,都是有其指导性意义的。

  中国画历经发展、积淀,业已形成了由临摹、写生、创作这三位一体的中国画教学体系,缺一不可,无论是传统绘画时期,还是当下艺术思潮的更迭起伏,仍是一条正确可行之路。

  而作为近代直接从西方引进的美术学院培养人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中国画体系略有偏移,多侧重于对模特一种较为固定的写生观察方式,使形态逼真,如此是众口一词对这堂写生课教学的赞赏和肯定。倘若过多关注绘画语言如色彩块面笔墨线条的尝试,必引起非议,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即不过多突出艺术形式在一幅画面的比例和作用,尤其在触及写实问题上。

  曾几何时,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那种表现出与客观世界十万八千里的梦幻细节,触动一些画家视神经,想当然能否在宣纸毛笔水墨这些与西方排笔刮刀油彩相比显得软性的媒质上,有同样尝试和效果?这看似大胆带着一种“偏执一词”的奇思怪想,使片面追求物象质感立体感这些西式的训练手段,于教学中实施。

  而今看来,这看似新奇或许不无道理的训练方法,实则对培养学生开拓艺术思维,难出效果,更遑论立竿见影!毕竟东方人辨物立形,胜在柔克刚处,或刚柔并济,有以锥形软毫之笔,使书写发挥极致而不是去刻意塑造的艺术特性。

  从课堂基础训练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造型问题,以及提高课外写生技能表现,不断强化学员造型能力,包括构图练习等一些对提炼生活感受的课程设置,将有助于消除因长期闭门造车,缺乏鲜活生动艺术语言表现的僵化和不足。不过,也如我们一直坚持的一切写生是百分百有效一样,倘若一个画家,不是抱着一种坚定信念有目的性的写生锤炼,不仅会导致艺术想像力的枯竭衰亡,且陷创作于半途而废之虞,无生机勃勃之状。

  有些画家,虽一生积稿无数,却不出好作品,甚是欠缺而有所遗憾,使作品内涵乏味和面目平庸。虽说这些问题并不具代表性,但它说明若不将旷日持久的写生训练与必要扎实的临习摹修维系一起,只满足于一时的写生冲动,一俟进入画室,以为积稿盈筐便能信马由缰,其实陷入了无从下笔之窘状,更遑论成就好的创作基因,及大家始终信奉和一直倡导的艺术性灵所在。另外,坚信照像技术在收集图像有更可信清晰之处,进而漠视了对于一些优秀的传统技法或现代绘画元素的运用借鉴,这也不同程度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画家有经认真对古法深入的临习,与不经临习所获取的经验,这两种情况下所产生的写生画面,一经比较,便能窥探出个中差异所在,更是甄别艺术高下所在,包括对创作层面的影响。当一个画家掌握画竹技法,从一些最基本规律“个”、“介”字法入手,面对眼前一片竹海,也能“成竹在胸”,从容自如应对纷繁复杂的自然形态,有所取舍勾写出竹篁的生动变化和微妙处,即便是迎风飒爽状,或万籁俱寂意,也能信手勾勒一一道来,使形神毕现!而一个不经临习的画家,或是一个站在西画写实角度的画家,都将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如何构图经营,挥毫落墨?难道轻描淡写即可?在熟悉画竹门径后,方恍然大悟,所谓见诸于笔端更见诸于画家内心情感的艺术感知,使妙笔生花处,不落得一无是处!

  可见,一幅好作品的形成,得益于各种因素,包括了临习前人技法,然后融会贯通。它不是似是而非浅尝辄止的一般练习,而是以此觅得古法精髓所在。如果说年轻学子下基层体验生活,感触社会现实,总是怀揣一股激情倾刻间收集到大量素材,却存在一入画室,就很难从中发掘可为创作的困惑,最大原因在于只为写生而写生,倘若不把中国画一以贯之的由临摹到写生,如此渐进式表现落实到位,那么,作品的民族性和技法的延续性,就无从体现。

  一些深谙创作规律经验丰富的画家,不会一到某个写生场地,就急着一张张写生,而是多留意眼前各种生活现象情状,有所联想,兴许这一路上走走看看,就能从中发掘一些有艺术价值的画面和题材,这与那些刚到某处便匆匆画下无数速写的年轻画家,似有不同之处。

  由临摹、写生、创作这三位一体组成的中国画教学体系,任何时候,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作者系厦门大学教授)


美术报 论说 00023 不临习何以致深入 2019-05-18 美术报2019-05-1800009;10116824 2 2019年05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