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论说

书之十三气

  刘熙载《论书》中所提到的书之十三气,可谓说尽了当下书法界普遍所存在的现象。这虽然是远去了的清代学者提出的,但是其中提到的某些病态气色一直笼罩在书界,重重叠叠,气势汹汹,似乎还大有市场。

  古人论书:最难得者韵,最不可犯者俗。刘熙载在《论书》中说:“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气之所弃也”。

  掐指一算,共“十三气”,可谓说尽了当下书法界普遍所存在的现象。这虽然是远去了的清代学者提出的,但是其中提到的某些病态气色一直笼罩在书界,重重叠叠,气势汹汹,似乎还大有市场。

  妇气:事实上,观眼下整个书界,能入眼,过目不忘让人回味的书法作品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就是媚气太重,软弱无味,有笔迹,无笔性。妇道之气,一派轻歌曼舞;纸上飞花,几曾玉帛干戈?书法,当然不是刀光剑影,但一定是具有“招贤纳士”的能量。凭借自然的力度,引人注目;凭借古雅之趣味,引人入胜。然而呢?满纸荒唐,不知连断,尽是乱柴堆成。

  兵气:兵器也,冷兵器也,冷冰冰也。具体表现在点划上似兵符,撇捺无目标。看到它会生出一种不寒而栗,想马上躲得远远的那种字体;所以它一定是张牙舞爪的怒形于色,一定是恨三恨四的兵连祸结。这种“兵气”森然的书法,有笔力,无笔情;无笔情即无情趣,无情趣即无情感。

  村气:村气当然不是野气,有野气倒是好的“气”了。村气即是土气,把在农村写写“计划生育”标语的字体,误作是书法艺术了。

  市气:市侩也。其作者具有相当的推销功能。市气重的字,很明显是笔划粗细不当,有黑斑无墨境,有过场无收场;笔划轻薄易折,点横摇摇欲坠,就是个死蛇挂树,吓唬吓唬人罢了,实际无任何价值。

  匠气:是指没有创作的书法。匠气重的作者,写不出什么大雅的书法,充其量也就是个抄写者,或说是事务记录者。如是,在书法艺术上,不会有大出息。除非把功夫用在“匠心”“独运”上,方是成器的前提。

  腐气:从字面看就是腐烂之气!聂绀弩在《谈〈野叟曝言〉》中说:“所谓腐气,我的意思是指见识狭隘,食古不化,迂执顽固,不近人情之类。”我以为,在书法上,这样的解读同样一针见血。

  伧气:即粗鲁的习气。“伧”即“俗”,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找没有“伧气”的书法。不幸的是,所见不多。

  俳气:花哨也、滑稽是也。这样的字体大致在艺人中间比较突出。由于名人效应,他们的字无论怎样,基本上都会有人去起哄。问题是,一些书法家也染上了书写重技法,薄情感的毛病。花样百出,花里胡哨是目前书法界较为普遍性的一个严重现象。

  江湖气:这样的字,最大的特点就是落笔轻举妄动,收笔急如星火,因为其作者是赶场子的。作者们另一个特点,会以各种证书作箭牌,个个“技”高一筹:可以人倒挂着写,也可以反着身子写,更可以把墨水吸进嘴里,一边翻滚,一边喷溅着写。江湖得不得了。

  门客气:有门客气的书家,他们不在书法上去认真,而是逢人便说他的老师是谁,是某某人的门下,某某人的再传,某某人的意传,某某人的函传,等等一些稀奇古怪的叫法。书法是一门艺术,如果你是你老师的再传,那么,这书法还有意趣吗?还有创作的必要吗?所以,收藏家一直反对在创作上重于师承,无个性的作品。

  酒肉气:顾名思义,就是在他们书法的字里行间,有一般酒足饭饱,酒后失言的味道在里面。不讲程式,只讲成色。比如:把“马”字,写成像个“马样”;把“舞”字,弄成个美女跳舞的样子,把“龙”字,写成个“龙王爷”的样子等等,他们的功能就是在做恢复古法生产的事。假如你要欣赏这些字体,请到一些油腻老总的办公室去观礼吧!

  蔬笋气:我的理解就是个蔬菜气,小嫩芽儿。其书家主要表现在不自信、不明确、不相干上;没人知道他们在“书写”上要干什么?点面不相干,竖无力,钩不起,撇不开,横不稳。但是,你再看他们的名片,几乎全国各省市的书法大奖,他们没有没得过的。我至今不明白,得奖要到处讲干什么?原来这就是蔬笋气,亦书生气。

  士气:无疑士气是书法艺术的最高标准,也是书法家最终追求的目标。具士气者也,远的不说,清代以来如王铎、刘墉、王文治、丁敬、邓石如、铁保、何绍基、赵之谦、康有为、吴昌硕、弘一、林散之、于右任、沈尹默、启功等等。唉,到底是什么原因,士气者,几乎就绝世了呢?

  刘熙载列举的书法病态“十二气”之说,虽然是清朝或清朝以前的事,但时至今日,并没有被摒弃。有的还发扬光大,气焰嚣张得很。如土匪气,土豪气、官衔气、僵尸气、功能气、带功气、古墓气、骚嬲气等等怪声怪气的派系,简直是气死人。呜呼,书之“十三气”,你在哪一个气节上哩?


美术报 论说 00018 书之十三气 2019-05-25 美术报2019-05-2500009;10166531 2 2019年05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