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势
■胡碧波
书画家一窝蜂地向北京挺进办个人书画展,成为一种时尚,能在京城办个展,令众多舞墨者羡慕。
众所周知,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在这样的中心办个人书画作品展,确实不容易,尤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国家级展馆举办个人展览,更是难上加难。再难的路也得走,何况在北京这样的国际平台办展,只要有机会,哪怕是倾家荡产,也得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去办,因为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不同凡响。正如有微友所赞,只要是在北京举办展览,就会是一次高层次高水平的书法作品展。
在北京办个展,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于其他城市,在首都这样的层面上办个展,难道水平也随之高出一筹?恐怕层次与水平有时候不成正比吧。
书画家在北京办个人展,目的很明确就是造势,这种现象已成为许多书画家效仿的模式。北京有一流的展厅、一流的传播媒介、一流的艺术家、一流的评论家、一流的文娱记者,等等,有这么庞大的展示平台和舆论群体,只要有丰厚的红包做天梯,捧不到天上,也得举过高楼大厦,不管水平咋样,层次却不低啊。
说到水平,有些书画家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却想尽一切办法去京城办展,甚至搞个巡展,邀请文化部门有头有脸的人物、书画名流、媒体记者,甚至央求高校教师指派其学生参加开幕式来壮大阵容,开幕式结束后召开座谈会,随后请“高手”撰写成冗长的文字,删掉批评段落,配上大量的图片,第一时间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大家一起分享转发,气势不就造得很宏大,这就是所谓的“高层次高水平”的个人作品展览,不遗余力的结果是为了造势。
气势造足劲了,接下来该收回成本的时候了。
从京城返回后,再从地方上办汇报展,开始大肆吹嘘,北京展多么多么地成功,同时展示与名流大腕的合影,忽悠书画爱好者及藏家购买,能把北京的开销弥补一点是一点。也许有些书画家有花不完的钱,不在乎金钱的损失,只图个乐呵。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虽说没底气,有气势也不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