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敢当——张志民
■本报记者 王簃轩
4月末的一个清晨,记者来到了位于济南城南部的张志民工作室。一走进门,就看到工作室正中摆放的一个巨大画案,画案周围环绕着不同品种的各色兰草,点缀几盆松树盆景,营造出了一种“似兰斯馨,如松之盛”的氛围。四面墙上挂着张志民新近创作的作品若干,皆是描绘北方山水的苍茫浩瀚,正如石涛所说“黑团团里墨团团,黑墨团里天地宽”。
采访前翻看了许多张志民的画,粗犷霸悍的画风使记者以为此次的被采访者大概是个不易接触、很有距离感的艺术家。短暂的接触后才发觉这位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是位和蔼可亲、风趣幽默的长者,彻底改变了记者之前的“误判”。
负笈南下杭州
打开话匣子,张志民主动聊起了他与杭州、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的渊源。
张志民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同年留校任教。当年山艺许多山水专业的老教师都退休了,所以学校重点培养他作为山水专业的教师。两年后的1985年,张志民获得了一个宝贵的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班的进修名额,得以前往杭州深造学习。
当时的浙美,每个学生的案头都有字帖、章料、篆刻刀,课堂上重视摹古,强调诗书画印并进。但是一到下课,学生们便开始进行不同的创新尝试。
陆俨少的教学方法对张志民日后的创作、教学影响颇深。有一次陆俨少在课堂上看作业,看到张志民的画时,操着一口上海话讲了半天,张志民只听懂了个大概的意思,好像是说他画得太野、太猛了。张志民赶紧表示今后一定好好改变,向浙美老师学习,改变画面太肆无忌惮的面貌。后来张志民才知道陆老的本意是希望他吸取一下南方的笔墨,但同时用笔要保留北方的有爆发力的一些东西。陆俨少的这几句点评使张志民受益终身。
张志民形容当年的自己就像一块海绵,到浙美后拼命地吸收营养。浙美求学阶段,不止陆俨少,童中焘、孔仲起、卓鹤君等诸位老师也对张志民有极深的影响。很多人说张志民在浙美的这段学习经历吸收了江南的秀美、笔墨灵气,张志民认为这些倒在其次,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浙美的教学理念,“课堂要求严格,临摹传统,尊重传统,讲究笔墨”。张志民将这段学习体验形容为有种“穿越”的感觉,直承宋元正脉,“真正的使我认识传统,正本清源”。
志愿保护环境
山东艺术学院新校区搬到长清之后,时任山艺院长的张志民每天上班来回时间都要一两个小时,车程中看到许多水泥厂、石灰厂将山头越挖越低,拉去做水泥、石灰。张志民意识到如果再这样无休止地破坏下去,子孙后代可能就看不见青山绿水了。
张志民联想到了李可染提出的“为山河立传”的主张,在20世纪前半段的大部分时间里,祖国山河被侵略战争破坏,新中国成立以后,艺术家积极为祖国的大好山河、为新的建设成就立传。以此为契机,诞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像石鲁的《转战陕北》、钱松喦的《红岩》、李可染的《万山红遍》等,描绘祖国大好河山,讴歌新时代。
山水画的发展进程与时代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张志民认为,当代社会,如果创作者只表现古人那种归隐林泉、风花雪月,是不符合时代精神的。艺术创作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有时代痕迹的。因此,对当代艺术家来说,除了要发扬 “为祖国山河立传”的传统,还要有新的责任。张志民将之归纳为要“为祖国山河呐喊”。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张志民近些年来创作了一大批具有环保意识的、渴望青山绿水的作品,批判那些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盲目开发者,宣传大自然和人以及动物这种亲密一致的关系,美好的家园本是可以“诗意的栖居”的地方,不能无休止的开发。
近些年因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时常在电视上看到野生动物闯入城市、闯入民居的新闻。有感于此,张志民创作了“家园”系列,以表现人类对动物家园的鲸吞蚕食。
近些年,随着张志民对“北山”系列作品的深耕,以及他在国家画院带的工作室中弟子渐多,渐渐有人提出了“北山画派”的概念。张志民的“北山”系列,并不是具体描绘的某一座山,而是泛指北方的山,它不同于画史中董其昌总结的“北宗”绘画,既有北宗的雄强豪放,又吸收了南宗的婉约秀美,融南北画法于一炉,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貌。
今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张志民呼吁青年画家围绕这一主题创作有历史高度的作品,“一个画家就算再有才,画得再好,如果没有时代担当、画不了几张主题性创作的话,也是悲哀的”。至于绘画题材的选择,张志民重点提到了泰山挑山工题材以及抗美援朝题材。挑山工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阶段拼搏进取、砥砺前行的时代精神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