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7版:格调

如何演绎东方现代主义

包豪斯对话中国建筑师

  2019年,作为现代设计摇篮的包豪斯学院迎来了建校100周年纪念。自成立以来,包豪斯将简洁、实用的设计风格传播至全球,在这些设计作品中看不到年代感,它们就像昨天刚出的新款,又像经久不衰的老设计。无衬线字体、钢管椅、玻璃幕墙建筑……在现代设计的世界里,我们轻易就能找到包豪斯的影子。如今的包豪斯精神,也已经成为设计先锋和自由探索者的象征。

  为致敬给全球现代设计带来巨大影响的包豪斯,红点设计博物馆·厦门推出包豪斯100周年专题特展“永恒的现代——‘建筑诗人’王大闳纪念展”。王大闳(1917-2018),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建筑系与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一生创作了百余件作品,大多是私人住宅和官方委托的公共性建筑,他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承前启后并引领一个时代的建筑大师之一。

  本次展览展出其建筑作品,为观众提供了认识包豪斯的全新角度,带领观众品味现代建筑设计及其蕴含的东方精神内涵。展览共包含“包豪斯教育”、“传统的现代”与“静默与隐逸”三个展区,分别展现了王大闳先生不同时期的建筑思考与实践,展览深入浅出地呈现他对中国现代建筑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同时也启发了当下的中国建筑师,如何在设计中更好地实践中国性与现代性的融合。

  王大闳于1941年进入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在哈佛求学期间,他师从现代主义设计先驱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与贝聿铭(I.M.Pei)和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同班。格罗皮乌斯是包豪斯设计学校(现代设计的摇篮)的创始人兼第一任校长,王大闳也因此接受了正统的包豪斯教育。他还吸取了第三任校长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建筑语言,这两股在包豪斯内部冲突相反的力量都为王大闳所接纳,为他日后的建筑理念和风格奠定了基础。

  在早期的建筑实践中,他也开始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元素置入西方新的架构空间。王大闳遵循了这一传统,即将建筑师对材料、结构、肌理、色彩的科学理解运用到家具设计上,极好地处理了人与空间、人与家具之间的关系。譬如,为台湾建国南路自宅、虹庐以及弘英别墅等住宅设计的家具,简洁流畅的线条和去装饰化的外观,显而易见是受包豪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元素的语汇,将中国的八仙桌、太师椅等形式以现代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多处细节的处理上也带有中国传统家具的雅致和细腻。

  王大闳童年生活在江南,体验着江南庭园的室内空间,沐浴着苏州民居的惬意氛围;作为第一代留学海外的华人,求学在西方、接受正统包豪斯教育,这二者共同铸造了他建筑思考与实践的基础。例如其落脚台北后做的第一个建筑项目“建国南路自宅”(1953),这是其在美时期,纸上建筑作品的进一步探索,一座真正具有中国味道的现代建筑。它远离尘世,吸纳传统精髓,以更自由的现代方式自然呈现建筑之美。

  普立兹克建筑奖评委、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张永和曾评价:“王大闳无疑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先驱,他是中国建筑师中最早对现代性感兴趣的人之一。同时,又把中国空间的传统精髓带到现代建筑里来,建国南路自宅和虹庐这两件作品的平面,便是对中国建筑界最大的贡献。由此,带有鲜明的现代建筑特征和中国传统特征的空间格局出现了。”

  对于中国建筑的未来,王大闳曾说:“我既不赞成仿古,更不同意抄袭西方,因为这两种途径都会绝了中国建筑的路。我们需要的是创造,是立在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基础上的自我创造。”从东西方文化融合的角度来看,他对中国建筑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地实践探索,在其后期探寻个人风格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尤其是将密斯空间里的穿透、流动性的引入,成功地启发了他对中国现代住宅的尝试。

  1961年他在写给哈佛求学时的导师格罗皮乌斯的信中提到:“您的理念和作品一直都是我的灵感源泉,不断启发着我。随信附上了在十多年前设计建造的自宅室内照片,希望这座房子看起来是中国的。”从中可以读出,在包豪斯设计精神的指引下,他进一步将自身中华民族的身份置入,探索与重塑东方社会的生活方式。切身力行地实践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论述,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从文化的根出发,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发展新的中国建筑。时至今日,面对中国当下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全球化语境,对当代的中国建筑师来说,对“中国性”的探讨——如何在建筑中更好地实践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仍然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任重而道远。

  (作者系建筑师、红点设计博物馆·厦门策展人)


美术报 格调 00027 如何演绎东方现代主义 2019-06-29 美术报2019-06-2900002;美术报2019-06-2900007 2 2019年06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