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故事:作品来源于父亲工厂的五金模具
■周凯斌(2019届清华美院绘画系硕士毕业生)
《模式》作品来源于金属制造业的模具。我的父亲在广州做五金压铸生意,这个属于金属加工业,主要生产男女箱包或服饰的金属配件,例如:商标、拉链、背包扣等。生产过程是将锌合金原料高温融化再压铸出配件,而压铸这一过程必须需要一套纯铁或钢的模具,模具的内部结构需要考虑产品的形状与大小,确定产品在模具中的位置,进行分面;并且一定要将浇注系统和排溢系统进行合理分析与安排,所以每一个模具都是精心设计的,内部像电路板一样纵横交错。一个产品有一个固定的模具,我在父亲的模具仓库里看到了满满一屋的模具,至少接近两千套;每一个模具的内部结构都不一样。我对模具的生产过程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去参观了模具制造厂,发现模具的制作过程特别像是铜版制版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运用电解进行制作,主要针对体积较大细节较少的产品;第二种是用钻头进行精雕,主要针对细节较多且表面有文字或符号的产品,这两种形式与铜版的电解与干刻制版比较相似,而每一次的产品压铸就像是版画的母版一样可进行多次印刷。
我想将我父亲所有模具的内部结构都呈现出来,但由于每个模具都不少于十斤,所以带走的可能性较低。我先将等大的模具以长方形的样式进行摆放,再拓印,每张画面主要以块状的黑构成,而每块黑色内是白色的模具内部结构,对比明显,具有一定的形式与机械美。
最早的模具基本已经不再使用,因为这个行业与时尚联系紧密,时尚的更新是快速的,这也导致了很多模具是“一次性的”,每一次的开模很大程度地意味着上一个模具的淘汰。我父亲给每套模具进行编号便于管理与寻找,作品的最后我也将模具的编号印在上面。每次的订单数量决定着这套模具将会进行多少次压铸,产品基本一样,而这正像是部分人的成长与生存状态,编号则是他们的名字,在一个固定的模式化下生活,有着相同的共性却缺少变化与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