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美育

增强美育熏陶 滋养美好心灵

  作为一名从事20多年的美育工作者,就如何实施、贯彻意见精神,提出几点观点与思考:

  增强美育熏陶 重点在课堂浸润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性质中提到“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的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课堂是落实美育的主阵地。音乐、美术学科教师要以美育人,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艺术课程特征的呈现,让学生浸润在美育课堂中,接受美育的熏陶。通过学科课程使学生不仅仅会聆听音乐作品的旋律之美,感受绘画作品的色彩之美,更是在积极的艺术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

  开齐开足艺术课程成为了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的基本要求。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通过艺术教育专项督导等确保了艺术课程的开设率。同时,从县市、省级、全国的艺术素养监测中也确保了艺术课程的学科实施质量监控。每年,我们浙江平湖市在中小学办学质量绩效考核中也有专门的艺术学科教学质量评价,通过艺术素养监测、常态课堂教学实施质量等评价,从而确保了美育的真正落地。

  增强美育熏陶 关键在氛围营造

  学校美育的整体推进,学科课程教学是基础,更需要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周等多种形式的美育活动的开展。学校美育活动不仅能提供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学校需要从整体育人、活动育人的美育氛围营造上为每一个学子美育素养的积淀奠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需要从县市级艺术节、艺术展演活动中为基层学校美育的特色发展、品质发展提供展示平台与发展空间。四年一届的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全国艺术教育的发展,省级层面的艺术展演也稳步推进。但是从我省的地市级、区县级的艺术展演活动的开展情况看,区域差异很大,发展不均衡。艺术展演活动推进的区域差异反映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对美育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全国、省、市级艺术展演的均衡化发展必将带动未来美育的整体提升。

  通过6年或者9年的艺术教育,帮助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这不仅仅需要艺术学科教师的课堂渗透,更需要学校美育的整体联动。2015年,随着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拓展性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重点。美育的拓展性课程更多还是基于教师自身的兴趣爱好,受益的也是有艺术兴趣爱好的部分学生,是无法实现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的。因此,基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基于全体艺术教师的协同配合,需要学生艺术技能培育的责任制。一旦一个年级的学生选定1至2项艺术技能,需要艺术任课教师的连续任教,如果坚持三、四年或者五、六年,1至2项艺术技能的习得便是水到渠成了。毕业的学生就打上了学校美育的烙印,相伴一生。

  增强美育熏陶 基础在师资保障

  艺术教师的师资是美育落地的基础与保障。我们说“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在意见中指出“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专业艺术人才到中小学兼职任教。”专业艺术人才到中小学兼职任教,不仅能带动美育氛围的营造,还能使学生站在艺术教育的高起点开始专业的学习。他们在艺术造诣、艺术指导与创作能力上是不能与学校艺术教师相比的。但是专业艺术人才的兼职,由于他们自身专业创作、发展的需求等,不允许在学校美育指导上留有太多时间与精力。因此,学校要做好美育教师培养,选择有兴趣、肯学习的老师,以助教的形式参与到专业艺术人才的美育课指导中去。此外,还要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机会给这些老师,使他们能尽快适应学校美育社团的指导任务。美育教师队伍的本土化,是保持美育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艺术教师不仅需要发现艺术作品的美,演绎、创造艺术之美,还需要有一颗奉献美育的美的心灵。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做学生美育思想的播种者、做学生美育实践的引路人。

  (作者为浙江平湖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美术教研员)


美术报 美育 00023 增强美育熏陶 滋养美好心灵 2019-07-20 美术报2019-07-2000013 2 2019年07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