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聚焦

文章导航

画说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浙江美术馆精选馆藏革命题材作品策划主题展览“初心与使命——浙江美术馆主题教育美术作品展”赴全省巡展,首展在“两山”理论的诞生地和践行样板地浙江安吉余村展出,第一天观众就达万余人。展览精选了浙江美术馆收藏的新中国成立后浙江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创作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用中国画、油画、版画等艺术形式,来阐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什么”,“我们党走到今天靠什么”,“党的一切工作为了谁”。这些优秀的美术作品为我们生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故事。

  |认识初心和使命|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的精神源泉,也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为了这个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奋斗了98年,一代又一代优秀共产党人,以家国情怀、无私奉献、持续奋斗,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谱写了气吞山河、波澜壮阔的伟大史诗。

  甘当伦版画组画《播火记》,由五幅作品组成。以黑白木刻的艺术方式生动反映我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情境。大家知道,五四运动让知识分子的小我和人民群众的大我结合在一起,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广泛传播,当时大多数是德文版、英文版、日文版,越来越多的人迫切需要有中文本的《共产党宣言》,希望从原著中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实要义,第一个中译文的《共产党宣言》是怎么诞生的呢?她诞生在我们浙江义乌小山村,故事发生在1920年的2月,当时上海有个进步刊物叫《星期评论》,约请陈望道翻译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为什么找陈望道?1915年就到日本留学,先后在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学习过,他的英文日文功底非常深厚,中文也非常流利,回国后曾在杭州师范任中文系主讲,因支持学生运动被迫离开学校。正是那时受《星期评论》的委托,他拿了两个外文本回到家乡——浙江义乌一个分水塘,躲进堆柴火的小屋子,专心致志翻译起《共产党宣言》。他翻译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有了错把墨汁当糖吃、真理的味道真甜的故事,可见那代人对马克思主义执着的追求令人感动。党的初心和使命之源头来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来源。

  1921年7月底,中共一大代表们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从上海转移来到嘉兴南湖,在李达夫人王会悟预订的一艘游船上,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庄严诞生。作品《启航》,描绘的是参加一大的党代表们正在登船时的场景。中国共产党就是从嘉兴南湖红船梦想起航时,深情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明确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为中华民族求解放。

  李震坚是浙派人物画的创始人之一,《井冈山的斗争》是他代表性主题创作作品。作品以艺术的手法再现了井冈山根据地艰苦卓越的斗争环境和共产党人不畏艰难、洋溢着革命热情、充满必胜信念的精神风貌。画面上井冈山大雪笼盖,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战士们正在研究情报,准备迎击敌人。人物布局聚散有度,呼应穿插,疏密巧排。画家对人物造型特征与精神气质把握准确,表现出作者在人物画创作上的过人天赋与扎实功力。浙派人物画的特点是借用西方绘画透视光影的特点,与传统中国画笔墨技巧的结合。这幅作品自如地结合光影与造型结构的关系,用富有表现力的笔墨线条勾勒形象,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井冈山共产党人不屈不挠坚持革命斗争的精神。

  周沧米是浙派人物画又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画家,他的创作多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题。文章开头的《嘱别》即是他创作的一件题材与艺术表现高度统一的佳作。此次展出的他的另一件重大题材的巨作《中流砥柱》气势恢宏,通过精炼的笔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与胜利所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这幅作品画面的左侧是奔流的黄河,右侧是蜿蜒的山岗。山岗的远端是正在行军的人民子弟兵,近处的那匹白色战马上,正是领导那场伟大革命的领袖毛泽东。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英勇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强的希望,引领着中国人民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版画《支柱》,是张怀江的代表作品,刻画了一名正在油灯前读书学习的红军战士的形象。张怀江是一位游击队战士出身的版画家,其作品亦多为革命历史题材,《支柱》即为其一。作品寓意着革命理论是革命战士的精神支柱。画面黑白对比强烈,灰调处理穿插其间,背景以白底刻出,力度自在刀笔之中。画面的人物面部的表情清晰细腻,专注的眼神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传递出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

  |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全国人民意气风发,紧密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走上民族振兴的康庄大道,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孔仲起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优秀山水画家。在近7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以饱含的激情投入到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祖国大好河山的创作活动中,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作为新安江、富春江“两江”创作组主要成员,他深入浙江各地,为时代写照。《山河新装》《日日升》两件作品是他深入建设第一线,以精湛的绘画技巧,生动记录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新安江水电站1957年4月动工,1960年4月正式并网发电,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行施工、自制设备、自行安装的大型水电工程,充分显示出我国电站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是新中国水电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山河新装》画的是建成后新建江水电站的全貌。《日日升》整个画面充满力量感,象征着蒸蒸日上的新中国形象,展示中国人民“定教山河换新装”的伟大力量。

  新兴木刻从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它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设时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杨可扬是中国新兴版画的代表画家,他的作品见证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从弱到强的发展壮大进程。《上海您好》,是杨可扬晚年的一件力作,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新形象,也表达着作者对新时代赞美之情。白玉兰是上海市的市花,作者突破具象绘画的制约,力求抒写心中的意象。作品抓住具有地方特点的建筑物外形,变异其结构,以大面积黑色强化背景效果。强调立意,随意赋彩,运用大块面黑色建筑物和一轮红日烘托明丽灿烂的白玉兰,构图简洁,意蕴深邃,体现了上海的城市精神,也蕴含着新时代中国蓬勃向上的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建立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张远帆、陈海燕等集体创作的版画巨作《最前线》,以全景式、俯瞰式、多角度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中国高铁穿山越水,奔驰在神州大地的生动画面。木刻刀法隽永的表现力,黑白对比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这件作品充满着力量感与张力,很好地体现出了中国气派,准确诠释了时代精神,表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无穷力量。

  这些倾注了艺术家心血的经典佳作,以他们的才华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历程。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追求,抒发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无限热爱,以及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憧憬。


美术报 聚焦 00007 画说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2019-07-27 美术报2019-07-2700009 2 2019年07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