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传统”
成为“传说”
(上接第14版)
其次,非遗是我们从传统中所继承下来的遗产,非遗的活化必须要坚持传统工艺的活化。传统如何在当今“活化”?那就要让我们所制作的器物和产品,走入当下人们的生活,发挥其功能性,延续其文化性。文化融于功能,功能服务日常。只有“活”在当今的生活场景当中,成为一种场域活态,传统手工艺才能实现真正的“活化”。
同时,所有创作的“活化”都一定要有精神层面的“活”。如果一个作品在精神层面上没有追求,那么这个作品就落了下乘,没有感染力,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艺术生命力的。如果一个人秉持着精神追求,不忘初心,坚持理想,那么其追求自然会贯彻到双手所创造出的物品之上,这样的器物是有思考的,是会呼吸的。手艺人在起心和动念之间不断精进,过滤掉杂念,这是一种精神的活态;造物在打磨和锻造之中逐渐生长与转变,谓之创造的活态。
当然“活化”本身也意味着灵活的、多角度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不会有一个定论或者标准答案。我认为这话题值得手艺人长期咀嚼,乃至思考一生。
/ 手艺不是炫技,
是一种朴实的态度 /
美术报:您刚刚提到了三个方面,我感觉也是对非遗传承人的三个要求,或者说三种期望。就您的观察,您认为手艺人要做到“活态传承”,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周武:手艺人、传承人一定要拓宽视野,要关注当下的生活。如果每天只是守着自己的手艺,在方寸之间靠冥想来进行传承,其手工艺是难以拓展和转化的。想要让自己的手艺和造物活在当下,创作者就必须要了解时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审美、风俗习惯,要了解时代生活的形态,知道什么样的手工艺品能够匹配时人的审美需求。手艺的创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生产制作过程。我们的手艺人要学会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走出工作室,拓宽阅历,了解世界,这些会给自己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和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手艺人要做到“活态传承”,面临的最大困难也许就是手艺人的局限性,以及与时代和生活的脱离等。
举个例子,大概十几年前,我带学生在日本高岛屋参观各种作坊,碰到一些有钱的中国老板在采购器具物件,我问他们为什么来这里买,他们说不是因为中国没有手工陶瓷可卖,而是在说在国内很难买到能够跟他们的生活品质以及品位需求所匹配的手工产品。相似的例子,早年,网易的丁磊曾经来到我们学校,跟我聊过之后,他出资让我的几个研究生去日本实习,然后回到国内去白马湖成立工作室。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他需要的是有人文特色的生活器物,不是随随便便地使用同质化的产品,他认为那样的东西跟他的生活品质不相匹配。
我们创作的灵感、主题、核心都来源于生活,而作品反过来又回馈到生活,并在生活当中得到滋养、得以生长,这样的手艺才真正是活态的,能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手艺不是简单拿来炫技的,在技艺背后一定是一种朴实的态度和生活方式。
/ 非遗保护与传承
是高校的使命 /
美术报:现如今全国很多高校都同时在进行非遗传承人的研培项目,中国美术学院在资源、教学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是怎样的?又是如何结合这样的优势来设置课程的呢?
周武:这也是我们在做非遗研培以来一直不断思考、自我提问和自我修正的命题。我们的宗旨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通过校企和社会等多种方式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服务社会,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促进教学的多元化改革,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及发展。
首先,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来做这个项目,与其他学校相比使命感不同。我们是以手工艺术为教学研究方向的二级学院,设置的专业培养方案对应的就是传统手工艺的陶瓷、玻璃、首饰与金工、漆艺的四个专业方向,可以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本来就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核心命题,甚至可以说是我们教学的重心。同时,作为高校除了承担教育学生的重任之外,还应把视野关注到校园外,将学术经验、研究成果、教学实践运用至社会的相关领域。从这些角度而言,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研究是我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是我们专业办学的使命所在,也是立学之根本。
其次,从学科支持和学术平台上来说,美院也拥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我们现有的专业学科方向,可以为非遗研培的项目起到一个支撑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美术学院在中国所有高校中艺术类学科专业是相对较健全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综合性艺术平台,可以在这里近距离接触任何你感兴趣的艺术学科和高水准的艺术展。无论是“一院三馆”的美术博物馆群结合的教学模式,还是手工艺术学院的国际性展览交流平台,都能够精准聚焦目标,有效完成国家对非遗传承人研培项目提出的要求,即“强基础、拓视野和增学养”。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在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这样一个如此繁忙的时段,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项目?其原因是让来到美院学习的学员可以利用这一个毕业季和展览周,更加直观地了解整个学院艺术学科不同领域的创作成果,这是一般院校很难提供的一种视野广度的熏陶。
再者,如同之前强调过的,美院的平台不是普通的高校平台,在去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们的“设计学”和“美术学”在全国被评为A+,学员来到这里可以接触到的是第一流的教育和学术资源。在这一优势条件下,如何搭建能够跟此相匹配的非遗研培,成为我们所思考和努力的课题。从课程安排上,由于非遗传承人学习背景的复杂性、需求的多样性,我们设置的课程要思考抓住有共性的核心问题;由于课程时间的紧张,就一定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取舍和梳理,制定大模块来引导小课程——将整个研培项目分为课程、实践、考察、调研、回访和推广等几个模块,以此来优化课程设置。
最后,增加特色性和活态的教学活动。每一次的研培活动都会跟前一次有所不同,有改进、有变化、有深化,唯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可持续的、活态的研培项目体系。比如我们正在考虑明年把非遗成果带到国际推广的平台,可能是特殊的研究性展览,也可能是相关学术活动,但要防止演变成草率的、卖场式的博览会。因为非遗是有研究高度的项目,故与之相对应的展览也应具有研究性和学术高度。它承载的是民族的文脉,所以我要做的是“阳春白雪”的非遗,但这是一种可以“使用”的、“活”在人们生活当中的“阳春白雪”,是可以引导人们生活美学方式的东方手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