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所高校 回溯5年
非遗研培故事
■本报记者 黄俊娴
5年前,国家文化部、教育部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和要求,共同推出了我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浙江是非遗大省,也是传统工艺非常丰富的地区,因此,浙江也是最早参与到非遗研培计划中的省份之一。目前浙江省一共有5所院校参与国家级研培计划任务,即承办本次活动的5所院校——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8月25日,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民艺博物馆举办的“生根·迭代——浙江高校非遗研培的实践”展,现场不仅展示着它们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习培训的成果,也讲述了一个“五年”的故事。展览不仅仅停留于作品展示,还深入到对传统工艺基因的挖掘,通过系统地梳理高校非遗研培的历史与经验,从实际问题与举措,探讨非遗研培及传统工艺振兴的相关问题。
展览分“再造”“转化”“精研”“深耕”“拓新”五个版块,分别对应5所院校。
“再造”为中国美术学院主版块。展出陶瓷、漆艺、金工等非遗传承人作品,体现传承、拓展、跨界、创新的时代观念。
“转化”为浙江理工大学主版块。展出非遗传统技法与新科技相结合的创新性研究内容,体现非遗研培在助力脱贫攻坚方面的成果。
“精研”为浙江师范大学主版块。展出青瓷、竹编、木雕、银器等非遗项目作品,体现高校在非遗的拓展研究方面的成效。
“深耕”为浙江农林大学主版块。展出以茶文化为主轴的茶叶、茶庄、茶人和茶事,营造当代茶文化生活的氛围,体现非遗研培的当代价值。
“拓新”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主版块。展出以装裱和蓝染为主的非遗研培项目,探索装裱技艺中的精神空间所在,展现蓝染印花中蕴含的传统意趣。
收尾部分名叫“回访”。整个研培计划并未研修班的结束而结束,各个院校的回访仍在联系着学员们。也因为回访,院校可以看到自己项目的落地成效如何。
展览结合各院校的非遗研培成果,以作品(产品)、图文、影像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体现浙江高校在非遗研培工作中的实践和探索,回溯浙江非遗研培的育人历程。配合着现场中国传统园林式的空间搭建,梳理出浙江非遗研培的学术地图。
作为第一批试点院校,浙江师范大学在非遗研培工作方面起步比较早,浙江师范大学文传学院党委书记刘修敏介绍,浙师大非遗研培始终秉承着“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坚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管理的“三个精心”原则,在项目选择、组织工作和具体执行上精益求精,力求研培课程能够真实有效提高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并将学术与保护并重、产出了220余万文字成果(木竹石雕刻、陶瓷等领域)。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周丽芳介绍,学院在研培过程中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以校企合作的模式提升培训成果在当代的跨界交流与现代运用,尤其是在传统手工装裱技艺和手工印染技艺两个重点研培方向,已经逐渐形成可持续推进的浙艺非遗研培品牌。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非遗研究所副所长鲁佳亮以织锦研修班为案例,介绍了浙江理工大学在非遗研培方面的侧重点与新思路。浙理工致力于打造“整建制非遗研修班”,在培训传承人工艺与技术能力的基础上,注重了解传承人的生存状态,有针对性地制定研修计划,助力扶贫攻坚。
据浙江农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秘书长苏祝成介绍,浙江农林大学的非遗研培以茶为核心,结合科学与种植、技艺与品评,注重非遗与文化、观摩与交流,致力于完善传统民间师徒传承中不足的知识结构,培养学员了解时代背景,掌握茶叶市场的规律与发展趋势。浙江农林大学绿茶制作技艺研培班为茶人们提供了交流平台,为行业互助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中国美术学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东方视觉文化的建构,非遗、手工艺术都是东方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非遗如何做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构建新时代中国文化内核所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也是非遗研培所要承担的重要职责。”中国美院党委副书记刘正认为这也是非遗研培的重要课题。
据悉,9月5日至6日还将开设“浙江对话”,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未来高校非遗研培的发展思路和拓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