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美育

山的高度

  同学们,自今日始,你们真正地走进了这座校园。这一天,是你们的梦想,是伴随和催促着你们无数个辛劳苦学的日升日落的向往。你们是成功的实现者。带着青春的微笑,你们走进了曾经的梦境,也走进了一种名之为“象山”的望境。

  这是一个寻常的校门。踏着香樟的林荫,不经意间就踏出了校园。扑面而来的是一座金字塔形的斗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这侧峰如斗的象山,南北铺展,正如我们的怀抱。山北十二座建筑,以高台合院为主,沿着山边跌宕错落,如若群马啸风,奔涌而来。山南是十一座建筑体,以山房重院为特征,沿着两条长坝腾挪反侧,会于中间的居苑碧湖,可谓双龙戏水,群舟竞发。算上半山的民艺馆和南端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山南的附中两座建筑和水岸山居,正合二十八天地星宿之数。象山者,象天仪地,二十八筑绕水环山,颔首相望。那门、那窗、那台、那廊,引着众生行走路上,心中却始终伴随着山河。望山寻山,那山中有你们每日的晨昏,有你们的青春四季,有着一个个陌生而遥远的自己。

  人的山水化,是象山望境的真正的内涵。在象山众多的平台和屋脊高台上,在向着山体伸入的诸多长廊中,或者我们教室的门、窗,那没有明确楼层界定的斜廊,那盘桓无定的台阶,都带给我们独特的象山的观看。这观看随着每日的晨昏,随着四季的寒暑,沁着我们的心扉,雕塑着我们的品味。象山的山南水边有棵大樟树。那树如环相抱,托起一片青葱。那樟树有多老?有说六百岁,有说九百岁。“从前有座山,山上有棵树,树里有个洞……”这树守在这山口,俯望天地,守候众生久矣。它是我们象山校园的缘起,也是这辽阔一片的之江新城的缘起。它的西边是水岸山居。实际上,那又是一个由夯土和木构筑成的人工洞天。在它的不高的筑体的上方,千根枕木构成延绵山体,磅礴如盖,吐纳如风。有一条小径盘桓其中,一会儿潜入实木悬构的大平台,一会儿穿出屋顶,瞻望群峦。在大樟树东边山坡上耸立的是民艺馆。它沿着山坡筑起三个“之”字形的连续展厅,仿佛一条时间的湍流,不断送来中国本土的天工与造物。在民艺馆屋顶上,有一片平台,从那里,我们仿佛可以把校园的山南拥在怀里,也可以亲睹之江平原杂陈错落、勃然兴发的变化。在青砖白墙的校园与纷杂城市交接处,是红墙矗立的国际设计艺术博物馆。与象山的群筑不同,设计馆更像一个沉默的旁观者。它的面山的那堵180米长的红墙,没有窗,只在中间开了一个眼。这个眼通向展厅内部,保持着珍贵的山水的呼吸。筑顶的平台又是北望校园的好去处。正是这些南望、北望、山顶俯望,春望、秋望、青春仰望,像一片网,把象山与大家的生活,与同学们的青春,编织在一起,织成象山山水的真正高度。

  山抹微云,天连芳草。象山东门的樟树林子,簇拥着一个巨匠广场。巨石横卧,青岩错落,五位我院建院历史上的文化巨匠矗立其间。蔡元培先生坐于中央,年青的林风眠先生挺胸待立。侧旁,潘天寿先生正展纸落笔,黄宾虹先生昂首望山,刘开渠先生专注前方,这就是我院文化谱系上的一份最经典的写照。中国美院的诸神,以他们历史的姿态,立于林间,南望象山。广场北侧,是新立的《烽火艺程》铜雕,去年为纪念美院建院九十周年而作,赴京展览时,立于中国美术馆圆厅。这是中国艺术界于国家危亡中负重任、致远路、横穿半个中国、坚守文化使命的长歌;这是以弘毅为担当、以河山为课堂的八年迁徙的缩影;这也是中国近百年来艺坛的一份救亡举义的群英图。这图里的群英背负河山,同赴死难,拧成一股不死的文化力量;这图里的群英投身大地、矢志创造,塑成一条令人景仰的中国文化的山壑;这图里的群英含英咀华,深耕砥砺,跬成一种特有的国美的艺术气息。同学们,学校要送给你们的将不只是往年的两支毛笔和智永的《真草千字文》,还有一本书,一本名曰《国美美文》的国美历代师长的文集。

  同学们,我在这里,为象山的望境做一个简约的导览。同学们的青春之游从现在开始。象山之山不高,尤蕴着自然的万般气象。国美的来路却深远,通达着中华民族的根脉,放骸时代英才的莘莘活力,激荡着巨海翻腾的浩气风云。攀援国美的名山,才是我们的梦境、我们的使命。 (节选)


美术报 美育 00013 山的高度 2019-09-07 美术报2019-09-0700014 2 2019年09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