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笔墨研究的新进展
——“当代吴家样”的探索与发现
■郭哲渊
中国画最核心、最宝贵的艺术特征就是“笔墨”,笔、墨和宣纸这三种特殊材料是构成我们民族绘画风格的基本要素。笔墨是用笔、用墨以及结体方式的简称,是中国画家们传情达意的主要艺术语言。一个画家只有开创出独特的笔墨语言,形成自身高超的艺术风格,才能在中国绘画史上争得一席之地。中国历代杰出的画家莫不如此。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写意人物画发展至近现代,出现了影响广泛的“浙派人物画”。“浙派人物画”的特点是既坚守写生造型,又寻求笔墨表现的突破;既捕捉真实人物的生动,又谋求运笔用墨的灵动和画面意境的诗性。
吴山明是第二代浙派人物画家,当代浙派人物画的中坚,被美术史论家薛永年先生誉为“当代吴家样”人物画风的开创者。他在中国人物画历史发展的脉络上,尤其在“浙派人物画”的基础上,结合山水画的笔墨和意境,开拓、演化出以宿墨水皴与高超造型相融合的独特风格。
他的意笔人物画实践,为传统中国笔墨意蕴与当代学院系统教学的有机融合提供了积极的经验与范式;他的氤氲画笔,既融会贯通了传统精粹,又引领启发了当代绘画的新趋向。他孜孜不倦探究中国写意传统的世界价值,所创作的诸多作品已经成为当代人物画的典范。
2018年,吴山明荣获中国美术学院第二届“哲匠奖”金奖(最高奖),他是首位荣获该奖项金奖的实践类教师。(“哲匠奖”是中国美术学院2017年设立的代表全校最高教学研创水平的奖项)
吴山明不但以独特的笔墨语言和艺术风格开创了“当代吴家样”,而且以学者的视野潜心研究,对宿墨法进行学理性的思考与总结。浙江摄影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宿墨法——中国画笔墨的传承与拓展》,就是吴山明艺术求索和理论思考的集大成著作。其中既有对宿墨语言、审美及技法的系统梳理,也有对中国画笔墨传承与拓展的深度思考,更有多年来心路历程的真实呈现。此书的出版,无论对中国书画研习,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弘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艺术的发展史,是一代代杰出艺术家奋力解决艺术问题的历史。伟大的艺术家对已有的成就总有一种圣神的不满,他们总想探索出新的风格和面貌,以解决历史和时代提出的艺术问题。但艺术革新的难处在于,你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就会出现新的问题。艺术家需要进行一次又一次试验和实验,以极大的勇气不断否定自我,才有可能在艺术创造的两极矛盾中找到最佳平衡点,找出解决的方案,呈现高度和境界。
吴山明就是这样的艺术家。他有极好的艺术天赋,又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他的探索基于中国人物画的历史,基于“浙派人物画”的新成就,也基于中国艺术和世界艺术寻求和而不同的时代背景。《宿墨法》所呈现的,正是一位当代艺术大家如何“师古人”“师今人”“师造化”,进而自出机杼的生动案例。吴山明的出色实践,为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史书写了新的篇章,为中国画笔墨的发展史创造了新的传统,也为有志于中国画传承与拓展的年轻艺术家树立了榜样。
此书从策划、写作到正式出版历时经年,吴山明先生数易其稿。某种意义上,它也是一部反映艺术家如何面对艺术问题,不断反思、深入研究,在自然和传统的双重启发下,通过实验性的探索、尝试、调整、突破,最终创造中国人物画新境界的艺术史。它生动而深刻地揭示出艺术探索过程中,艺术家如何面对挑战、走出困境的心路历程,相信对艺术爱好者、学习者、从业者、研究者都会有所启迪。
吴山明是“浙派”人物画家的中坚,是“当代吴家样”人物画风的开创者。他开拓、演化出以宿墨水皴与高超造型相融合的独特风格;他的意笔人物画实践,为传统中国笔墨意蕴与当代学院系统教学的有机融合提供了积极的经验与范式;他的氤氲画笔,既融会贯通了传统精粹,又引领启发了当代绘画的新趋向。
本书是当代艺术大家吴山明以宿墨和意笔探索中国人物画变革的生动案例,是他多年来对宿墨之理法的深入研究与系统梳理的总结,更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艺术家如何传承笔墨传统而拓展出新的具体实践与深刻思考。
吴山明实践与与理论并重,因此本书既有深度的理论思考,又精选了吴山明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图文并茂,赏心悦目。
(作者系《宿墨法——中国画笔墨的传承与拓展》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