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聚焦

坚守基础美育 开启艺术自由

中国美院附中九秩芳华

  历经90个春秋的中国美术学院附中,桃李芳菲,翘楚辈出。90年来,培养了4600名学生。

  对于校友而言,附中不仅仅是一般的母校,而是青春年少时与父兄般的师长执手相望的地方,是家园根性所在。在10月27日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举办的“中国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建校90周年庆典大会”上,全国各地的校友们在这一天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似乎是参加一场约定已久的老友聚会,心潮澎湃。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在庆典大会上发表讲话,因公出差的院长许江以视频讲话祝福。出席庆典大会的还有中国美术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胡钟华、孙旭东、刘正、姜玉峰、高世名、应达伟、傅巧玲、徐国强,中国美术学院原领导肖峰、潘公凯、徐嘉木、毛雪非、傅肃琴、孟云生、王赞。兄弟院校附中领导及代表,历届附中校友、校领导、曾经在附中工作过的同志和退休教职工,中国美术学院相关教学单位及职能部门负责人,附中全体师生员工参加大会。庆典由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党支部书记、副校长俞芳秀主持。

  附中通过自身特殊的教育形式,把艺术教育灌注给更年轻的生命力,陶养躯体、铸造心灵,走出了一条中国艺术的独特道路。正如许江在视频讲话中说的那样,正是由于附中这种格外具有人性光彩的艺术机制,使得“附中人”成为一种骄傲的共同体称谓。

  庆典大会上,64级校友、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潘公凯教授表示,附中学生要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志于弘扬中华传统,同时也要放眼世界,扩充全球性视域扛起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进步的重担,希望附中有更辉煌的未来;美院附中主持工作副校长张俊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并欢迎各位校友回家;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校长胡西丹,89级校友、中国美术学院青年哲匠奖获得者陶音,附中在校学生代表宋天悦先后表达了对附中的祝福;学生代表还向投身美术基础教育的附中老教师马玉如、郑朝、马其宽、徐屏、严幼俊、金一德、楼召炎、潘锡柔、于藕、崔瑞同、周远鹏、顾真、戴祖银等献花。

  10月28日,“九秩芳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90周年特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与此同时《国美之路大典——附中卷·九秩艺圃》煌煌四卷也出版面世。许江院长为特展作序并在开幕式上讲话。

  本次校庆特展以“九秩芳华”为主题,通过梳理优秀校藏作品,展览回顾了附中90年教学背后绘画观和基础观的主导因素及其发展与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展出毕业生的代表作,展现出一代代附中师生的成长与开拓,共展出作品(照片、视频)700余件。

  回望附中90年历程

  继承“严格的基础、自由的创造”

  中国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创办于1929年,时称“国立杭州艺专高中部”,是中国现代美术的苗圃,也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基础美术教学基地,开创了中国高等艺术院校设立附中之先河。其后经历2次停办和重建,办学地点也几经迁转。

  上世纪30年代,国立杭州艺专(现中国美术学院)的教师同时在高中部与大学部任教,高中部与大学部也保持着专业的流通与学制的连贯。当时艺专高中部的课程相当于现在附中和大学部的素描全部过程。林风眠“严格的基础、自由的创造”,以推崇“自然美”的审美核心,强调基础绘画中的感受力,突出绘画者的主体特质,尤其推崇写生与概括。在现存不多的文献中,1932级学生邵景濂的一张素描,得以窥探林风眠时代的“附中风貌”。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美术学院复办附中,素描教学围绕着契斯恰科夫体系展开。洪世川、潘鸿海、顾盼等附中学生的珍贵的校藏作业,大致勾勒出这一时期的素描习作所呈现的视觉特质。

  1956年,潘天寿先生专门为附中讲课,为附中的基础教育提供了一种更富艺术自觉性的格局和视野。从此,以强调线性为特征,以“中国绘画”为内在的素描观念和素描方法得以在浙江美院附中的课堂教学中展开影响。这一时期,姚巧云、徐永祥、马玉如等已在附中任教,从姚巧云几幅自藏的素描中,可以感觉到一种“实体感”,而在马玉如70年代初编著的《素描技法》中,不仅可以看到一种富有个人思考的素描教学,也能从中发现与方干民、倪贻德、舒传曦等学院名师相连通的绘画语言。上世纪50年代附中的青年教师们,他们在大学阶段所汲取的艺术养分,与在附中长期的教学经历相融炼,形成了一种艺术品格和为人师者的双重自觉。

  80年代在校任教的青年教师,同样携带了学院丰富的绘画知觉和艺术基因,在他们的指导下,陈彬、张巨雷、弋利强等一批才华横溢的学生,留下了一批经久耐看、堪称作品的习作。在绘画的基础领域,他们以艺术的审美精神,确立了附中开办以来的又一个高峰。

  附中早期毕业生董希文曾有过类似的表达:“我们应该学习前人全心地从事艺术的精神,那种在自己作品上一笔下去几乎要负几千年的责任的精神。”

  从建校之初一八艺社、木铃木刻时期,胡一川与彦涵等附中学子深入社会生活的最前线,到罗工柳、董希文、肖传玖、王朝闻、卢鸿基为新中国奠定了国家形象、主题性和历史性创作的视觉基调。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创作带动基础教育,到附中毕业的艺术家们用画笔塑造了连环画、宣传画等一批流传经典的社会记忆与视觉形象。

  在中国美术学院附中90年历程中,充分关注、发觉“基础观”的观念结构和层次,在教学一线的实践中,多种样态、多重路向的素描基础观得以展开,其原因更多地建立在艺术思想和文化精神的视野和格局之上。继承中国美术和绘画教育中最为珍贵的内在品质,以使培养出的未来艺术家,能够更创造性地开启艺术和现实的外在疆界。

  中国现代美术的苗圃

  朱德群、赵无极、吴冠中……

  艺术生涯从这里开始

  附中人常言“我们是大学里的中学,我们是中学里的大学”。

  附中“多元博采”“中西并重”“宽厚铸基”的教学方法,培植理想的艺术信念,为中国艺术培养人才无数,各个时期的毕业生纷纷成长为不同领域的领航与中坚力量。朱德群、赵无极、吴冠中等第一代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大师,正是从附中开始了他们的艺术生涯。

  附中的独特之处,不仅正在于专业技艺的传授,更在于师生之间生活情味与艺术真知的相互保存——在附中人的心目中,始终有一些师长,他们是附中的精神旗帜,有的是任课教师,有的是知名校友,有的曾担任校长或院领导,代表着附中人的形象,引导着学子们的心灵走向艺术的炽暖与光明。

  附中复办后的第一任校长马玉如老师说:“用心交给学生。这种师生关系,我觉得是我们附中的魂。我们一直是这个样子下来的。”

  校友代表吴山明教授深情回忆了当年在附中的考学、求学之路,也表达了在附中受教育的经历深刻地影响了其今后的艺术创作与教学生涯。他说我很幸运在当年考学时遇见了一批负责任、有热忱、怀理想的美术教育家们,他们看重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教导他们艺术创作应来源于生活。附中的学生与老师之间一直保持着深深的情谊,既是导师情,更是父母情。附中是优秀艺术家的摇篮,而大学是殿堂,附中将持续为各类艺术院校培养优秀学生,输送优质人才。

  徐芒耀回忆起自己1962年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来杭求学在附中四年的学习生涯。他认为,附中具有特别丰富而辩证的教学理念,四年的学习,正是他深入绘画和艺术的本体经验,获得凝萃的元感知力的重要阶段。

  从孤山到南山,从滨江到象山,中国美术学院附中的师生们始终根植学院、与时代同行,为中国美术学院乃至中国艺术领域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副校长张俊表示,今天当我们梳理附中90年的校史,再次重温开拓者的创业精神和他们为之付出巨大心血的办学思想时,我们看到,林风眠秉持蔡元培先生的美育精神而开办附中的原意终于完整地展开在我们面前:培养新时代的艺术人才,以艺术陶冶国民的情感,培养人类高尚的心灵,振兴民族精神的办学宗旨。

  附中师生们始终保持着的天真持久、取法乎上的精神,保持着艺术创造力的潜能。从基础美术教育的坚守,到开启艺术的自由实践,一种连通90年的气质与心灵,让“附中人”呈现为一个超个体的生命。


美术报 聚焦 00008 坚守基础美育 开启艺术自由 2019-11-02 美术报2019-11-0200011;美术报2019-11-0200010 2 2019年11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