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鉴藏

文章导航

艺术与商业的辩证关系

从上海chi K11美术馆谈起

  / “新”:

  上海艺术生态的另一种选择 /

  提到“商场中的美术馆”这个概念,上海chi K11美术馆可以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它成立于2013年,坐拥3000平方多米的艺术空间,背后亦有着K11购物艺术中心品牌(成立于2008年)和非营利性机构K11艺术基金会(K11 Art Foundation,成立于2010年)的强力支持。自开馆以来,它以双个展、四人个展、群展、中外联展的方式,致力于为中国新锐、青年艺术家、新的艺术媒介形式提供多元化的展示平台。同时,K11也秉持着“艺术衍生品”“美术馆零售”的理念,近年来K11支持人工智能科技以模拟人的声音、容貌、个性,预计能触及数百万的新客户。

  据美术馆统计,2014年,上海chi K11美术馆举办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收获了40万人次的购票观众,成为了当年中国最成功的艺术展览之一。2018年,为庆祝K11购物艺术中心品牌成立10周年,美术馆为卡塔琳娜·格罗斯(Katharina Grosse)举办的中国首次个展“呢喃的泥土”(Mumbling Mud),在展期的3个月中吸引公众参与导览及相关公共文化活动共计80余场。

  此外,在上海chi K11美术馆成立的7年间,美术馆与世界知名美术馆、艺术机构合作举办多场中外青年艺术家联展,让中国青年艺术家成功登上国际舞台,如2015年与巴黎东京宫(Palais de Tokyo)合办联展“中国内部——巨人之内”(L’Intérieur du Géant),2016年与伦敦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ies)合办群展“入侵空间”(Hack Space),2017年与纽约新美术馆(New Museum)合办群展“我们之后”(After Us),2017年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PS1合办联展“.com/.cn”等。展览都是聚焦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艺术家们,如何通过数字技术与虚拟现场介入到全球化的语境中,青年的艺术语言——囊括绘画、雕塑、摄影、影像、装置、行为表演,彰显出了一种探险精神,为已经形成的艺术形式激发了很多新的可能。

  上海chi K11美术馆还致力于挖掘活跃于上海的新生代艺术家,如徐文恺(aaajiao)、于吉、陆扬、苗颖、沈莘、张如怡、陆平原、苏畅、金峰等,展现出他们眼中的“新海派艺术趣味”。为上海这座城市,推出了艺术联盟俱乐部(K11 Artist Klub)、艺术社群(Art Community)、艺术工作坊、创意公教艺术实践课等诸多邀请公众参与的项目。2019年,美术馆特别推出“艺术骑行”项目——兼骑行、逛展、听讲座、看表演,倡导一种融合艺术、文化、娱乐、健身的创意生活方式,对各个阶层群体,孩童、学生、上班族、游客、艺术爱好者,都发生着影响。

  如果用一个高频词来概括上海chi K11美术馆所举办过的展览和艺术项目——即为“新”——“新锐艺术家”“新媒体”“创新”,但这些突出“新”的展览和项目,其规模、数量、频率、水准并不亚于传统意义上的美术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创作的当代艺术”或许很难在第一时间就让大众完全接受,但正是因为在K11购物艺术中心与商场时尚氛围的烘托之下,人们会觉得在K11见到新奇的艺术作品更理所当然,甚至比起在美术馆的白空间中,更能引发观众的兴趣。换言之,商场中的美术馆为整个上海艺术生态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 共赢:

  艺术与商业的紧密合作 /

  反观上海民营美术馆,也不难发现美术馆与商业品牌的合作,如自2013年上海当代艺术馆与迪奥(Dior)合作的系列展,2017年上海艺仓美术馆呈现的“你好,我名叫保罗·史密斯”(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2018年余德耀美术馆与古驰(Gucci)合作的“艺术家此在”(The Artist is Present)等,通过品牌的带动,它们都成为了“网红打卡”展。与此同时,商业品牌也在上海为自己打造了一片艺术天地,普拉达(Prada)的荣宅、爱马仕之家(Hermès)的橱窗,包括K11在内的商业中心——上海嘉里中心商城、上海兴业太古汇、上海来福士广场,“艺术”也成为了一个吸引人流的标签,商场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艺术家新作、在地创作,反过来再通过商场的人流和品牌的吸引力进而带动当代艺术的欣赏与消费。

  “商场中的美术馆”“商场中的艺术”已然成为了上海艺术生态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如K11的创始人郑志刚所说,“K11是一个购物艺术中心,更是一个商业、艺术、科技、生态共融的综合体,品牌的价值体现于此”,艺术与商业实现了共赢。上海chi K11美术馆的成功背后不容忽视的是K11艺术基金会,基金会包含一个顾问团队,有丁乙、周铁海、刘建华等一批著名当代艺术家,以及ARTLINKART的创办人郑为民以及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总监马西莫·托里贾(Massimo Torrigiani)作为顾问。正是K11品牌和基金会源源不断的支持,美术馆才能获得更多资源,拓展展览和相关艺术活动的主题、形式和面向。因此,其他商业中心与艺术之间的共赢或许还需要更长期的合作与支持,如保持与上海各大美术馆、画廊、艺术机构、艺术季、博览会之间的紧密合作,或成立商业艺术中心联盟,促进商业中心之间的相互合作。

  (作者为艺术媒体人)


美术报 鉴藏 00021 艺术与商业的辩证关系 2019-11-02 美术报2019-11-0200011 2 2019年11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