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推出年度大展
三重阶——跨越手工艺的千年时空
今天的“手工艺术”是否真的达到优雅古典的高度?是否有所超越?为何作为日用的手工艺在日日萎缩,而作为鉴赏的艺术工艺仍在蓬勃发展?在“传承”日益成为一种威权的时候,中国有年轻的“现代手工艺”吗?如果有,它是什么样子的?近日,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推出年度大展: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该展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以学术提名展的形式对中国当代手工艺创作现状作了一次深入的梳理。
本报杭州讯 朱杨健 “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由许江、杭间总策划,策展人为杭间、吴光荣、王克震。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现当代手工艺术家作品的整体审视和学术发现,通过“遗所思”“忽如寄”“道无因”三个展览板块,三段式的思想叙述和作品分类,展开中国当代手工艺处境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三重”在汉语中有特别的意境,“三”作为复数,“三生万物”,包含了所有的复杂性和可能。这是当代“手工艺”处境的映照。展览的主标题“三重阶”和三个板块的标题“遗所思”“忽如寄”“道无因”均出自于《古诗十九首》,以无名汉代乐府诗人的吟唱,道尽人生人性真意,使展览不止于纯粹工艺问题的讨论,工艺的问题不仅与时代相关,体现时代的精神状态,不仅是当下的问题,也具有超越时代,甚至不断循环往复的人生意义。
作为民艺博物馆推出的最重要的年度大展,这次展览摒弃以往工艺展以展会形式为主流,重展品、轻策展的一贯方式,通过问题导向,强调策展理念和思考,通过对于当代手工艺发展过程中几个不同方向以及发展中产生的美学、工艺与艺术、边界、继承与重组、人与人造物的关系等与时代相生的复杂问题的深度探讨,梳理了全国各省市地区手工艺发展的现状。
展出的手工艺包括陶瓷、雕刻、织绣、金工、首饰、漆艺、木作、印染、竹艺、玻璃、剪纸、绘画等十余个具有代表性的工艺门类,涉及浙江、北京、江苏、福建、上海等19个地区,约229组展品,是一次对于中国手工艺创作者和作品风格、工艺材料发展现状的全面审阅。展览以策展人提名的方式,选取了140余名手工艺术家,以他们创作中独特的突破和建立,策展人撰写了140余份的提名辞,以点成面,某种意义上形成了对当代工艺发展的学术判断,具有档案和文献价值。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1月23日。
“遗所思”,是对传统审美的一次展示,同时也是提出了当代手工艺的诸多问题与思考;拾阶而上,在第二板块,向人们展示了手工艺本身的工艺。如果说第一板块是眼望过去,那么在这里就是审视当代,在这里,你可以尽情感受“材美工巧”给予人的喜欢;第三阶,却是和前面两个展览板块有着几乎完全不同的观感,展现给观众的看似是“当代”,其实是未来。你所看到的是颠覆、抽象、诙谐、扭曲、重组、思考、探索……是艺术家们强烈的个人情感表达、是对手工艺的重新定义。
不同类型艺术家共同参与,使展览出现了多重面貌,他们思考的问题、作品风格、表现手法有很大差异。三个板块作品的展示分类,杂糅了种类、材料和工艺、创作者的身份,以作品同台展示比较的方式,回应了策展人最初设想和设问的三个问题。
作为普通的公众,你可以不用懂艺术、不用懂门道,你只需静静感受,那份来自于千百年前的美,拾回传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