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山人海去看展:
这个展览可以看到“美术的诞生”
本报上海讯 周懿 通讯员 孙路遥 11月5日,是上海博物馆“美术的诞生:从太阳王到拿破仑——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正式对公众开放的头一天。一早已经有观众在博物馆门口等待开馆。本次与中国观众见面的85件作品来自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和卢浮宫,展览陈列于上海博物馆一楼第一展厅,许多作品在艺术史上具有广泛和重大的意义。
题材涵盖了历史、宗教、风景、肖像,旨在探寻法国艺术,尤其是学院派艺术勃发、兴盛和转变的过程。展品包括绘画、雕塑、书籍、模型等,来自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凡卢、普桑、弗拉贡纳尔、大卫、安格尔、乌东、吕德等艺术大师。上海博物馆亦有一件从未展出过的藏品在此次展览中亮相。
“美术”(Beaux-Arts)一词肇始于17世纪的欧洲,它的诞生与启蒙运动的兴起和皇家学院的壮大密不可分。从“太阳王”路易十四到拿破仑时期,法国艺术通过美术得到体现并发展至顶峰。从19世纪初到现在,在几代教师和学子的更迭中,巴黎高美承袭了法国古迹博物馆遗址以及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的部分藏品,其作品收藏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具有独特的连续性。
展厅的平面布局分为序厅、环绕展区和中央重点展区三个部分,序厅兼顾出入口的功能,将整个展览空间形成一个环形,与展览内容形成呼应,通过空间与展品的结合阐述了“美术”的诞生及“美术”的探索的展览主题。
在本次展览中,结合油画与雕塑展品的光环境艺术表现手法,在中央重点展区采用了模拟天光的设计形式,光照效果上更加接近作品创作时的光环境。
作为世界殿堂级的艺术教学和收藏机构之一,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不仅对欧洲大陆的学院艺术影响深远,也对奠定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与人才之根基卓有贡献,作为法国前几个世纪学院体系的继承者,20世纪初就吸引了一大批中国艺术家前往进修,如徐悲鸿、林风眠、潘玉良、颜文樑、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此后,他们将法国艺术传播到中国本土,大力推动并发展了中国现代艺术,哺育了大批热爱艺术、渴望艺术的年轻人。因此,探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成型,离不开对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研究。
上海博物馆有一件从未展出的素描人物画稿页恰恰印证这样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件作品描绘了一位健硕的男性人体,结构精准,线条洒脱,层次丰富,质感细腻。此画独特的素描手法,经徐悲鸿、颜文樑、张充仁等艺术家鉴定为安格尔真迹,并认为属于安氏早年于罗马学习期间的习作,这幅作品几经易手,辗转流落到纽约,于1946年被邵洵美在纽约一家著名古画商店购得,并再一次带回中国。该作具有安格尔画风,但是否为其真迹,尚待研究。
本次展览绝非仅仅是一次名家艺术的巡礼。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认为:“艺术是一面镜子,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象征着一种连续不断的传统,以其丰厚的收藏,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欧洲艺术、历史和思想的生动全景。”本次展览的举行,也将为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中外来宾和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了解法兰西经典艺术的文化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