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
篆刻杂谈
■本报记者 蔡树农
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中青年篆刻家在其中辛勤探索,但真正梳理,发现同质化倾向非常严重,能开创自具面目的古玺流派印风的篆刻家凤毛麟角,可谓喜中带忧。
最近几年,全国篆刻活动此起彼伏,席卷东西南北。不仅仅是大集体行为,单独或几个篆刻家组合的篆刻展,古旧印原件、老印谱原件展时常出现,篆刻印屏制作、展示形式均突破原有框架,篆刻读物出版兴盛,加上篆刻印材本身也具有极大观赏性、把玩性、多样性,因而,篆刻展览成为“新常态”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基本不属于刻意导向所致,仍存在极大丰富空间。
相比书画艺术,篆刻艺术的当代繁荣更值得大书特书。战国秦汉出现第一次篆刻高峰,以其“工匠精神”的瑰丽华美、跌宕丰富征服后世,至今高耸云天,叹为观止。她是篆刻的渊薮,是篆刻的孵化器,是篆刻取之不尽的基因库,她的地域和国家色彩非常浓郁,某种研究角度,战国秦汉的篆刻也属于中国书法演绎的重要组成部分,“印章体”可以“单列”。广义的篆刻还包括肖形图案印(故称印章),自然,说篆刻(印章)是美术的一种,专家学者层面的许多证据链,甚至把篆刻(印章)当做“泊来品”,开中外艺术引进、交流、发展先河。
中国篆刻的第二次高峰出现在明清民国时期,以印材石料的吸纳推广使用为契机,适合操刀的叶腊石为文人艺术家全面积极介入篆刻解决了物质基础,萌生的篆刻流派除了地域性外,又能以个性化、个人领袖著称,印学理论、印谱制做、边款崛起助推篆刻艺术欣欣向荣,纯小篆书体被嫁接到篆刻中去,篆刻的写意倾向、大篆入印在晚清民国得到催乳,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篆刻与诗书画并列,不弃实用性的同时,自觉的独立性明显提升,方寸之地的雕虫小技展露出她迷人的光茫,迈向“道”的序列。所以,当篆刻戴上“文人篆刻”桂冠,篆刻内容便产生了根本变化,她不再单纯地依附于实用(主要为书画服务),而是自身也成了被品鉴的对象,她的艺术属性随之跃居首位,篆刻家群体大量涌现,江浙皖地区一时风头无二,巨头林立。西泠印社成立,标志着篆刻家社会地位的亘古未有,她的壮大,意味着篆刻事业的兴旺发达,围绕篆刻的故事层出不穷,篆刻收藏日趋流行。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江浙沪一带篆刻经历特定时期式微后逐渐开始恢复活动,包括西泠印社在内的篆刻组织也开始恢复元气,老中青传帮带,篆刻热持续升温,气象万千。上海《书法》杂志1978年末创刊,1980年面向全国举办的全国书法篆刻展引起轰动,其中推出的石开、马士达、黄惇、徐利明等篆刻家日后几乎均成为篆刻界的弄潮儿。中国书协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创办,她的首届全国展自然把书法篆刻都包罗进去,篆刻名正言顺当选了国字号,书法篆刻连称说明她们“唇齿相依”的同源同宗的关系,即都是以中国汉字为素材的文字创造,一个用刀为主,一个用笔为主。1988年中国书协在南京主办了首届全国篆刻展,除了西部欠发达地区,篆刻热逐渐风靡全国。篆刻的风尚到了北京奥运会会标更是到了最风光无限的黄金岁月。
的确,篆刻由于尚待研究考证的历史原因,留给当代好些空白点(或“补白”点),如大写意印风、大印制做、古玺印风、佛像印、陶瓷印、边款等无不给后世留有“余地”。去年刚刚评出的全国第八届篆刻展与今年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篆刻作品,是中国书协动用全国篆刻力量结出的篆刻成果,查看脉络,甚有意思。毫无疑问,古玺印风的狂飙猛进是不可否认的印坛焦点,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中青年篆刻家在其中辛勤探索,但真正梳理,发现同质化倾向非常严重,能开创自具面目的古玺流派印风的篆刻家凤毛麟角,可谓喜中带忧。